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求索!在无路之路上的跋涉 (第3/4页)
,还是不要混进学问里来吧!” … 在帝轩辕即位起便已建起的琅环玉楼,在这四千年中已被推倒,重建和翻修了不知多少次,但,每一次,在王家子弟又将之重建时,都会固执的使之与原本的外形和气质相同,在他们而言,那就是一种执着与尊重,对历史的执着,对过往的尊重。 目前的这一座初建于平江萧家治世期间,已有了近九百年的历史,其间曾经六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整座楼前后占地十亩,凡七层,勾角飞檐,古朴异常,虽不奢美,却高贵无华。 仰面朝天的躺在地上,王思千目光呆滞,周围乱蓬蓬的,都是半翻着的书卷。 (为什么,什么都查不到,连这样的悲痛,也不能让他想到破解鬼咒的办法吗…) 决心破解忘情鬼咒,王思千首先的就是去查阅过往的种种记录,特别是那些深藏于琅环玉楼内,由历代家主亲笔录下的各种小记,而他最为在意的,又是当初那位被这鬼咒分隔,与爱人人鬼殊途,痛苦一世却又无法可施的家主。 传言中,他的余生始终都消耗在了设法破解掉由自己亲手施下的鬼咒上,而虽然他没能成功,却积累下了无数宝贵的心得,对王思千来说,这当然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份资料,但,花费了整整四天的时间,他却始终没法找到任何有用的资料,除了“悲伤”,就是“思念”,穿插其中的则是各种尝试失败之后的痛苦, (不过,这位祖先…) 在正式记载中,那位家主的地位并不高,固然因其深情不改而得着了不少的同情,但绝大多数人却还是轻蔑于他的没有志气,因为一个女人而把后半生完全消耗。而同时记录下来的事迹,更指出他在后半生几乎是全然的退缩,在所有事情上均选择低调应对,对很多二流世家或是人物也采平和方针,使王家在各方面的利益大受影响。 因为这样的记载,王思千对这位祖先的观感并不好,只是为了寻找有关鬼咒的资料,才认真研读他所留下的各种手记,但是,随着越来越深入的研读,他却吃惊的发现,当中竟然出现了关于忘情诀最后三诀的大量分析,虽然主要是理论层面的探索,但很多地方已经相当接近于实战,换言之,这大有可能是经过实际尝试后修订总结下来的理论心得。 忘情十九诀,倒数上来,是为电闪雷鸣云游风流土厚火烈水镜木叶金坚星爆月华日映阳极阴灭神隐鬼召人欲地藏天道,其中以金木水火土风云雷电为“外九诀”,鬼神阴阳日月星为“中七诀”,天地人为“内三诀”,外九诀相对最为好练,威力也最低,除王家子弟外,一些交好的世家或是忠诚门客也会获传;中七诀的密级就高一些,不仅要姓王,还必须是嫡传子弟才有机会学得,相应,修练起来的难度也就更大;至于内三诀,通常的说法是“威力奇大,修炼也最困难,只有历任王家的核心人物才能研习”,而对王思千而言,他还清楚另外一个事实:很久以来,王家就已没有了能够领悟内三诀的人物。 当代家主,王思千的父亲,王中孤,早在多年以前就将外九诀和中七诀全数练成,最近十年以来,他一直在对内三诀进行探索,但亦只是在“人欲”一诀上有所突破,至于天地两诀,还是全无头绪。至少,还远远没有到达能够总结下展现在王思千面前这些记录的地步。也就等于说,那个被目为“无用”的人,却至少已走到了比名列当今天下五大强者之一的王中孤更远的地方。 不过,很可惜的是,把唯一的重点放在如何破解鬼召上,那个人似乎根本无意什么武学上的成就,所有的记录都是支离破碎,而且,总是在被用来破解鬼召无果后就立刻放弃。 (可是,这些东西,实在是很了不得呢…) 在武学上极具天赋,对王家忘情诀更有着认真的的研究,尽管未届二十,王思千却已将忘情诀的前十六诀尽数修习,皆有小成。换方之,他已达到了王家先祖们设下的标准,具备了研习“内三诀”的资格,只因为王中孤认为那还为时太早,才没有涉足。 相信父亲的判断绝对正确,同时也认为自己在前十六诀上还大有提高空间,王思千对之并不在乎,但不在乎却不等于不好奇,特别是现在,当突然有机会去踏足这始终也充满神秘色彩的禁地时,他就实在不能不被深深吸引。 “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始成旷世之高节…嗯,老爹好象也是这个意思,他两人的分析差不多哎…” 曾从王中孤的口中知道,与前十六诀不同,内三诀的修炼方式相当独特,没有任何口诀心法之类的东西,是在某处禁地当中,透过一些特殊的媒介进行领悟,但到底在什么地方以及是何媒介,王思千却也不知,是以,他现在也无从去判断那些文字有何道理,仅能充满好奇的去进行阅读,并试着将一些似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