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2/18页)
楚,在表面上的从容后,有着怎样的艰苦。 (这个九宫八卦阵,真是太麻烦了……) 开战以来,葛玄洪孤身守住东北艮位,全不动作,只由四大道士出手,似乎很是清闲,但蹈海却明白,若无他从中主持,此刻的自己,至少已可斩杀对方一人! (好可怕的阵法,我的所有动向都被掌握,事倍功半,对方属性不同的术攻却能被导引合流,威力倍增……而且,在这阵法压制之下,我每出一刀,所耗都较平日为倍……) 先前杀破太乙混天阵时的确威风,也的确未给周围潜伏的群道留下破绽,但为求速战速决,蹈海却未敢留力,尤其最后力接北极四圣一变,全力出手,一刀之耗,几抵平日十刀之力,算起来,混天阵竟将其力量消耗一成半以上,也算功有所成。 再战群道,蹈海身陷九宫八卦阵,先机尽失,虽方战不过二十余合,却已感疲劳,这真是向所未有之事:不死者中,除当年的西王孟津外,便以蹈海最为长力,尤其雪域炼刀之后,更是如此。他离开雪域后,天、东、北三王曾经相较,蹈海全力催发第十级力量,足可出到七十刀以上,浑天东山虽然一个力强,一个术巧,却也都奈不得他,那想现在数未及半,便已身疲? (阵法变化无数,五道术法精熟,若果被耗到降关,九成九是败局,但……) “知道”,却也“无奈”,对方的思路极其清楚,明知力量级数有差,更无半个贪功,只仗着阵势组合,将蹈海力量不住消耗,虽则无人能硬接蹈海一刀……但,当那一刀根本没机会砍中对手时,这种优势却又有什么意义了? 连出“孤帆”、“回首”之刀,威力虽然稍弱,却胜在变化精奇,争奈对方北首老人却也旋即发动“幽都紫云峰”密术,请动北海之神“元冥”,虚空绘出“五岳真形图”,移山换岳,颠乾倒坤,繁复奇妙之处,又远胜蹈海刀法无数,轻轻化解。 (糟糕啊,这样耗下去,会越来越麻烦……咦?) 正为蹈海担忧,云冲波却忽地灵机一动……眼前这一切,可不正是自己寻找了许久的一个答案? (对啦,闻霜一直想要的,闻霜一直担心的……可不就是这个吗?) 自张南巾身故之后,对萧闻霜而言,最大的担忧,就是有当朝一日太平道再度成为锋刃所向时,该如何自保。尽管太平道强人无数,但若来者是敖复奇丘阳明那级数的时候,却始终是无人可以放对。 曾提议过“咱们一齐上好了”,却被萧闻霜立刻否决,更再三强调着告诉云冲波,如果有一天真在万军阵前对上九级强者,绝对不能幻想可以恃多求胜。 面对上位强者,最大的差距,就是那种绝对的力量之差,当对方拥有着“一击杀一人”那种优势时,再强的包围,也会迅速变作没有意义,至于天机紫薇们曾经在瓜都作到过的事情,第一萧闻霜当时并未听说,第二……便知道了过程,她也不会幻想自己能够如鬼谷弟子那样的观察和掌握战场。而云冲波,就更加不会对自己有那种指望。 (可是,现在这样……说起来,应该正是我们太平道最拿手的方式啊!) 太平道中,最不缺的就是强力道士,管什么样复杂阵法,也不怕配不齐人,固然,当今精英道众也只是七八级力量,可话说回来,帝京军中,却也没有蹈海这样的十级强者不是? 心意转,眼光立转,全神贯注,云冲波开始研究对方到底是如何透过些精巧的搭配,将上位力量牵制甚至是压制,又如何是透过持续不断的细微攻击,来将强出一个级数的敌人不住削弱。 (嗯,一是把攻势相衔,令对方不能回气,一是把守势相通,确保对方一击打不死人……话说,就这两条,可也不容易啊。) 如果是天机、仲达等人,自然是通过对战场信息巨细无遗的掌握和对手中力量准确及时的调控,来确保这两条原则的实现,但在这些术者手中,却别有办法。 (这些法术,都是被精心编排过的啊,彼此间衔接的真好……嗯,力量这样子的流动,完全是自然的,他们只是顺势推动……话说,最重要的,还是那个九宫八卦阵吧?) 以云冲波而言,对术法的认识有等于无,但寄身蹈海,他却可以瞬间了解到蹈海所掌握的信息,因此上,短短一时,他已很快看清这阵法的运作原理,看清了四大道士是如何依托于九宫八卦阵,进退趋避,奇取正守,将蹈海牢牢钳制,并不断削弱。 在他们,这一切的效果并非刻意取得,他们每个人,不过是依乎自己的状况作出第一反应,但似可包容万物的阵法,却能将他们各各的贡献迅速吸纳,汇川成海,更导向最有效率的地方,对蹈海施以攻击。 (道法自然……闻霜说过的,难道就是这个意思?) 仓卒间并不能读懂这道门最复杂的大阵,更无法理解“道、一、天地”这些深邃至莫可测知的道理,云冲波能作的,只是努力记忆,尽可能多掌握一些细节,而同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