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89章 黄河夜雪 (第2/2页)
找什么?”何泰皱了皱眉,道:“蒙军人数必定多,六子有能耐,连他都没回来,再派人过去也是枉送了性命。” “你们不是熟悉对岸……” 张贵还待再说,张顺已起身踢了他一脚,道:“走吧,跟我去巡视一圈。” 换防的这会工夫,天色已快要完全暗下来,渡口处的船只已经被冻在河面上,一动不能动。 兄弟俩走上黄河冰面,已不再感到害怕。 身上的棉甲虽又保暖又轻便,但凉气还是一丝丝地往脖子里钻,张贵回过头看了一眼,见已经与身后的士卒拉开一段距离了,遂道:“哥,咋不让我问他,他们这些降军,对河对岸的情况熟悉……” “能不提‘降军’吗?” “本就是啊,我又不是看不起他,说的是他以前就是在河对面待过。” 张顺道:“就是因为他们在河对面待过,也说了河对面蒙军很多轻易去不得,我们更该听他们的。要按你说的,六子也是降军,熟悉对岸,结果还不是没回来,这还不够吗?” “我不信他。”张贵道:“哥刚才看到没?我们进去的时候,何泰在看信,谁知道是不是蒙人给……” “别说了。” 张顺突然叱喝一声,已有了些恼色,低声道:“金陡关一战,他们也是拼了老命。都是并肩杀虏的同袍兄弟,背后嘀嘀咕咕有甚意思。” “我又没旁的意思,不过是提醒哥稍防着他些。” 张贵话到后来,声音愈轻。 因想到了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许再说克敌营是归正人。 其实张贵麾下也多是克敌营,平素也最是维护这规矩,这次无非是死了些同袍,觉得何泰不能就这样算了,好歹把人是怎么死的说清楚。 张顺看张贵低了头,拍了拍他的肩,道:“这里是军中,几百上千人聚在一块才成军,一个人做不成事,得信大家伙……走吧,到戍楼上看看。” 夜里愈来愈冷,驻防的宋军自是不能待在野地里,已分散在戍楼、望台、渡口、船舱等各种地方。 …… 不是所有将士都认为这样的驻守有意义,每天夜里,难免都会有人抱怨。 这夜张顺走上一座戍楼时,便听到上面有士卒正在聊天。 “要我说,张统领也太紧张了些。就这天气,就这时节,蒙军哪能打来啊?” “张统领?矮张就是一个泥腿子,乍一下当了统领,当然得卖力表现,他管蒙军能不能来……” 箭垛外的寒风呼啸,盖住了从下面传来的脚步声,大戍楼上聊天的几个士卒没听到有人上来,说话也不顾忌,从不信蒙军会来,又说到了张顺的身量。 “就矮张那身量,还不如让我当统领。” “矮张……” 正说话的士卒看到火把的光亮,转过头,正见张顺举着火把上来,登时骇了一跳。 “统领?!我我我不是故意叫……” “统领。” “统领……” 一个个士卒连忙起身,纷纷唤道。 张顺却是咧了咧嘴,笑了起来,道:“都别怕,没事的,我诨号本就是‘矮张’,早听惯了,听人这么叫才舒坦。” 士卒们见他是真的不生气,这才纷纷舒了一口气。 但说过了这个,张顺脸色一扳,又道:“但你们说蒙人不会打来,那就太松懈了。” “松懈”是他学到的新词,就是这些新词能让他越来越显得有将领的风范。 “我是均州人,你们和我差不多,邓州人、信阳人,总之都是南阳一带的,南阳好哩,冬日好过得多,我们觉得这黄河上天气难熬,蒙虏不会来,可人家蒙虏是从更北方的草原上来的……” 有些士卒偷偷对视了一眼,觉得张顺太啰嗦了。 当将领的人太好说话就是这样,有时容易没有威严。 此时张顺说的,他们便不太相信。 但张贵已走到了箭垛边,抬起他的望筒向东看去,忽然惊呼了一句。 “看!” 众人吓了一跳,冲到箭垛处,隐隐已在风雪夜里看到东面出现了一点点火光。 “蒙虏来了!” “敌袭!” “鸣镝!鸣镝!” “……” “点火!” 寒风呼啸,雪花打着卷向火光撞了上去,须臾又融在火里。 一团团篝火在夜色里被点燃,这是宋军早已堆积好的干柴,像是用来把黄河冰面烧化,其实不是,是为了让对面的蒙虏知道,这边早有准备。 “快!吹号,集结……” 张顺大喊着,已忘了冷意,他一边召集着士卒,同时瞪大眼望向前方的黑夜,根本还没望到蒙军。 但渐渐地,对面的火把光亮越来越多,最后连绵开来,一往无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