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0章 整编 (第3/3页)
罪于他。 只让人押他回巩昌,之后便放他归家。 李泽怡归家之后,见父母妻儿无恙,一时也是茫然。 他隐约知道,李瑕这是在试探他,看他是否会携家逃亡。 逃到哪去呢?兵都被打散了,不知被调到了何处; 父亲病弱,儿子才三岁,母亲妻子女流之辈,又能走多远? 而不走,留在这巩昌城,往后如何养家糊口? 等蒙军收复巩昌吗? 等得到吗? 不知道 恨李瑕吗? 李瑕挟千万人之仇怨而来,破巩昌直取汪家,安抚百姓、招降士卒,只惩处了当年入蜀之将,以及军中不驯之人。 不论实力如何,这些做法,称得上堂堂正正。 “安居乐业。” 李泽怡跟着人群喃喃了一句,想到终究是要谋生计便打算去投奔李瑕,偏想到万一蒙军来收复了巩昌,再次犹豫起来。 “不管了,大丈夫岂可优柔寡断!” 他自语了一声,大步又向总帅府走去。 “罪将李泽怡,请为大帅军前效劳,甘作士卒” “陆小酉。” “末将在。” “这个士卒先归你麾下。” “是!” 李瑕转身正要走,想了想,回过头,向李泽怡又道:“别急着要你原来兵权,让我看过你的忠诚与能力再谈,去吧。” 那边刘金锁正过来汇报军务,见此情景,嘿嘿一笑。 “傻笑什么,堂上说吧。” “是!”刘金锁大步跟上,道:“想到了杨奔呗,等那个降将跟着大帅再胜几场,才能放心用呗。” “嗯。” “大帅,外面喊什么仇怨已消,也太便宜汪家了吧。川蜀可是死了千万” 李瑕停下脚步,向威远楼看了一眼,喃喃道:“你可知,最让我感到耻辱的是什么?” 刘金锁一愣,喃喃道:“什么?” “本可以避免的,本不难避免。阔端入蜀之际,蒙军不仅有这一路兵马,京湖面对的才是蒙军主力。为何京湖不像川蜀遭此惨祸?因为有孟珙在力挽狂澜。 北地世侯就想屠城吗?当年京湖一战,姚枢救活了多少人?汪世显能厚葬曹友闻,护送书籍,就只是个屠夫吗?但仅靠这些北人的怜悯之心不够了,人得自己要争气。 争气很难吗?蒙军很强吗?或者攻蜀的蒙军就比攻京湖的强很多?孟珙一任主帅,重挫蒙军,转进川蜀,一战便可驱敌! 但你看看当年川蜀那些战是怎么打的?汪世显想归附而不得,曹友闻被迫野战,孤立无援,蒙军杀来,赵彦呐领着成都守军一矢未发,落荒而逃。 到底是谁把川蜀千万人的性命放到蒙军屠刀之下的?最可耻的是,把汪世显换成另一个人,只怕还是要帮助蒙军入蜀屠戮。因为川蜀百姓纳粮缴税,供奉了一个根本就没能保护好他们的朝廷。 在想仇怨之前,你给我先记住我们披着的这身大宋军袍上的耻辱。” 刘金锁愣了愣,喃喃道:“大帅,我” “听进去了?那你就在私下里告诉军中士卒,你的大帅要洗清这些耻辱。” “嗯。”刘金锁用力点点头。 “告诉他们,如今的蜀帅,不是赵彦呐,要做的比孟珙好。” “明白!” 此时两人已步入大堂,李瑕摊开地图,道:“说吧。” “是!”刘金锁上前一指,道:“鲍三传信,刘黑马把兵力布防在渭河河谷外,但并不进兵。” “竟未兵进陇西?是想引我入关中野战?”李瑕喃喃自语了一句。 “不知!” “没问你” “还有,关中派使者来了,想要见大帅。” “使者?” “是,鲍三问大帅,是否让使者过关卡” 李瑕独自又看了地图许久。 “竟还不来?使者?” 之后,李瑕拉开抽屉,拿出廉希宪写给汪忠臣的信件,一封封看起来。 从谋划关中到这一刻之前,在谋略一事上,李瑕提前半年的准备其实是压住了敌方的将领、谋士。 如今却渐渐感受到了廉希宪的不简单。 “到何种地步呢?” 李瑕思忖着。 如今所遇之人,若论谋略,贾似道可称一最。 而贾似道更擅权谋而非军略且有个致命的缺点,总喜欢施恩控制别人,一遇不顺便妒忌、排挤,树敌过多。 聪明人常犯的错。 却不知廉希宪比贾似道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