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12  (第2/2页)
    闻辉风之后,章严维道:“陛下,大凉与突厥的战事才结束,内耗还需填补,恐不宜再起战事。”    “是啊陛下。”    康尤毅附和道。    “对突厥一战,国库所耗巨大,短时间内实在不宜再起第二场战事了。”    “臣附议。”    聂卓安跟着说到。    接连三个人反对,萧旻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    他已经表现出来要征倭寇的意思了,这些人还反对,是要忤逆他吗?!    念此,萧旻也不准备再继续问其他人的意见了,沉声说到:“新政这么多年的积累难道还支撑不起一场战事吗?况且朕还有官票府,还有田赋司,这仗绝对打的。”    “陛下……”聂卓安还想再劝,被萧旻挥袖打断。    “朕出兵之意已决,你无需再说了。    闻卿,由你代朕去回高丽使臣,高丽国主所请,朕允了。”    萧启崇兴冲冲的说到:“父皇,儿臣想带兵去抗倭。”    “胡闹!”萧旻呵斥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给朕老老实实待在太子府,这样的念头动都不要动!”    “闻卿,抗倭事宜交由你负责。    如有违者,朕一定严惩。”    “臣遵旨。”    章严维暗暗叹了一口气,现在的陛下,好像已经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英子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太初十二年九月十二日, 皇帝萧旻不顾朝臣劝阻, 任命文官出身的国戚寿远郡公张云高为抚远将军兼参将前往泉州府领兵抗倭。    张云高其人不但非行伍出身,甚至都不是正统科举出身。    原先只是蒙受祖荫, 袭了一个男爵的爵位, 在城卫军中领了一份差事。    太初九年,张云高女儿得宠,被晋封为贵妃,张云高随之水涨船高, 摇身一变,成了寿远郡公, 任正五品的延福宫使。    诏令初下之时, 朝中近半数朝臣跪请萧旻收回成命,其中不乏昔日明争暗斗的章派与韩派两方的人。    但跪请无果, 君臣不欢而散。    即使后来已经致仕的韩哲松拖着老迈的身体与章严维联袂入宫请求, 也没能让萧旻改变主意。    韩哲松怒而离去,当晚就难下病榻。    除了他们,宁砚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对突厥的那场战争让萧旻尝到了官票府的甜头,这次抗倭所需军费近半数又交给了宁砚。    官票府成立的时间过短,积蓄不厚,一些贷出去的钱也尚未收回, 突厥一战, 宁砚就发现市面上的兑票已经充裕。    如果再继续印发, 就会让货币贬值, 导致物价的普遍上涨。    所以他暂时停止了兑票的印发。    但在帝王的严令之下, 宁砚只能照做。    为了将影响降到最低,宁砚将设有兑票务的州府分了又分,按照经济水平划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照不同的等级将要印发的兑票数额摊派了下去。    等级高的经济比较好的州府多摊派一些数额,等级低的则相反。    他能做的只有这些。    只要战争都尽快结束,稳定下来后,之前造成的些许通货膨胀可能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