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144章 倒霉的刘副厂长  (第1/2页)
    一直都在喊着中西医结合,其实最适合结合的,应该是中医骨科和西医的骨外科。    两者结合,会有一个很好,很光明的前景。    可惜,因为五三年之前的那场错误的立场,因为某些人的私心,导致了如今很多医院里并没有中医存在。    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骨折,在中医骨科手里,只需要很简单就能做到的手法复位加外固定就能治好的骨折,在西医骨科手里,就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    不知道麻烦了多少,病人也会因此多受很多的罪。    不过。    好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之前出现的错误,并且进行了纠正。    此时繁忙的手术室,由不得张衍去悲秋伤春,络绎不绝的病人被送进手术室。    张衍已经把无菌手术间让了出来,改在手术室外面的一间处置室里。    中医骨科治疗骨折,骨伤,用不着无菌手术间。    张衍的动作很快,无论是骨折移位,还是脱臼,手法复位快到患者来不及喊疼,就已经完成了复位。    慢的反倒是,绑扎固定。    陆军、彭大海、器械护士、巡场护士全都被简单培训之后,开始动手给病人做外固定和绑扎。    张衍需要做的就是手法复位,然后开药方。    虽然忙,但是有条不紊的救治着伤患。    中午也只是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继续工作。    好在这个年代,汽车属于稀缺的物资,大雪天也不会出来,不用担心,像后世一样,发生连环车祸之类的紧急事件。    来的大多数都是,滑倒摔伤的人,再有就是因为气温骤降,导致的胃肠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病。    大雪早上就停了,中午出了太阳,可是气温却变得更低。    这就是,下雪不冷,化雪冷的道理。    今天是外伤多,明天就会变成其他的疾病爆发。    比如风寒感冒,比如胃溃疡之类的疾病。    此时,红星医院那边也不清闲,病人很多。    不过,相比起西城医院自然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多是风寒感冒和外伤。    天冷,肌肤也会变得脆弱,比以往更容易划伤。    有赵胜利和钱红英两个在,治疗些许外伤,完全忙的过来。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缝合练习,两个人的缝合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肌腱缝合。    对于一般的骨折手法复位,骨关节脱臼,赵胜利、钱红英、梁燕他们五个人都能治疗。    这也是张衍敢把医务室交给两个人,自己来西城医院的原因。    不然,西城医院再忙,张衍也不会来西城医院,而是坚守在红星医院。    毕竟,那边才是自己的工作岗位。    再严重一点的,需要手术治疗的,就算是张衍留在红星医院也没有用,因为没有手术室。    不如来西城医院,轧钢厂那边真有比较严重的伤患,也会直接送来西城医院。    自己在西城医院,也能及时给他们做手术治疗。    只是,张衍怎么也没有算到,刘副厂长会受伤。    早上,刘副厂长开完碰头会之后,就到车间去巡视。    这都已经是阳历的十二月份了,每年的任务计划,都是按照阳历来计算的。    也就是说,今年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全年的任务计划虽然已经完成了,但是厂里要求再上一个台阶。    所以,各车间的生产任务依然非常重。    作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也不敢待在办公室里喝茶,天天到各个车间里去巡视,给大家鼓劲。    也是刘副厂长倒霉,刚刚走到六车间门口,一脚踩在一块碎冰上,一下摔了个四仰八叉。    如果单单是这样,也没什么,刘副厂长今年也不过刚刚四十多岁,养尊处优下,身体素质也还可以,不至于摔伤。    可是,他自己滑倒不要紧,却连带着把跟着他的六车间主任也给碰倒了。    六车间主任是一位一百九十多斤的山东大汉,直接砸在了刘副厂长的身上。    脑袋撞在刘副厂长的肚子上,直接把刘副厂长撞的晕了过去。    六车间主任摔的也不轻,刚刚刘副厂长摔倒的时候,一脚蹬在了他的脚腕上,才让让也跟着摔倒。    头撞在刘副厂长的肚子上,倒是没什么,可是膝盖却是直接磕在了坚硬的水泥地面上。    疼的他,一时根本站不起来。    “快,快把袁主任扶起来!”    “快去扶刘厂长!”    “哎呀,刘厂长昏过去了!”    “快,快送医务室!”    现场一片混乱。    还在随行的还有宣传科科长,指挥着众人找来两张床板,抬着昏迷的刘副厂长,以及抱着腿喊疼的袁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