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你大老远来北平,就是为了埋汰朕吗? (第2/2页)
姓早已疲惫。”李青劝道:“收手吧皇上!” 朱棣沉默,有心反驳,却找不到借口。 李青说的句句属实,大明建国近五十年,真正休养生息的时间也就十几年,百姓负担确实重。 “朕是花了不少钱,但朕也能挣啊!”朱棣强行挽尊,“海上贸易赚的钱少吗? 是,高炽领着一群文官开源节流,的确为缓解国家财政做出了贡献,但,他们有朕弄得钱多吗?” “没有!”李青摇头,“但是皇上,海上贸易能顺利执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子给了他们希望,若太子表现的如你一般,海洋贸易定会状况频出; 皇上莫忘了,建新都、通运河时,遇到的种种问题,甚至就连织造局也失过火。” 李青道,“正是因为太子对文臣的亲近,才让他们选择了忍耐,不至于撕破脸皮; 当然,皇上的铁血手段震慑,也起了关键性作用。” 朱棣脸色不太好看,却也没有驳斥,自顾自坐到桌前,倒了杯茶,细细品着。 见他听进去了,李青趁热打铁,“秦始皇横扫六国,然,他死后不久,大秦家亡了; 汉武帝杀的匈奴闻风丧胆,可也造成了国力空虚,户口近乎减半,农民起义不断发生,阶级矛盾尖锐, 这就是大功绩的代价!” 李青坐下,也给自己倒了杯茶,润了润嗓子,这才继续道,“皇上功绩赫赫,名震寰宇,历史上的帝王,能与皇上比肩者,不超过一手之数; 但,皇上的花钱能力,也鲜有人能及。” 这是大实话,朱棣太能花钱了,历史上比他还能花钱的皇帝,几乎找不到。 朱棣脸色讪讪,无力反驳。 李青又道:“隋炀帝杨广,通运河、出兵高句丽,把皇位搞没了,而皇上南征交趾、北伐元人、通运河、建新都、编撰大典……比他还能花钱,大明却坚如磐石; 固然是皇上英明神武,却也非皇上一人之功。” “行了行了。”朱棣听不下去了,恼羞成怒道:“你大老远来北平,就是来埋汰朕的吗?” “臣不敢!”李青拱手道,“臣只是想告诉皇上,巨大功绩后,隐藏的祸患,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皇上为了功绩沾沾自喜,而忽略……” “少叭叭两句吧。”朱棣黑着脸,“朕听进去了,没别的事赶紧滚蛋,朕现在不想看见你。” 他现在心里堵得厉害,李青这一顿喷,比之言官有过之而无不及。 奈何,李青说的都是事实,他又无法反驳,心里郁闷的不行。 “滚滚滚……!”朱棣越看李青越不顺眼,“快滚!” 李青讪讪道:“那皇后娘娘的病……” “……去休息吧!”朱棣嘴角抽了抽,“午饭后,再给皇后把把脉。” “臣告退。” …… 出了阁楼,李青仰脸望天,心情激荡。 爽! 真他娘爽! 李青总算是体验了一把言官的快乐,原来喷皇帝,竟是这般爽。 回到住所,看到三女正襟危坐,笑道,“不用这么紧张,就跟在家一样就成,皇上又不会来这儿,放平心态。” 三女点头,略微放松下来。 怜香小声抱怨道,“先生真的是……也不提前说一声,妾一点准备都没有。” “这要什么准备啊?”李青失笑道,“过会儿吃了午饭,随我去拜见一下皇后娘娘。” “嗯,好。”三女答应。 这是最基本的礼节,她们自是懂得。 其实,李青这次北平之行带上三女,除了想带她们出来逛逛之外,也存了别的心思。 趁着给皇后诊病,三女要个‘诰命夫人’。 倒不是看中那点儿俸禄,而是给她们一个身份,也算是聊表慰藉。青红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