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4章 父子情  (第2/2页)
    少顷,徐妙云的双手搭上他的脖子,委屈道,“殿下日后,莫要再说那般伤妾的话了。”    “不说不说,都是夫君的错。”朱棣打横抱起媳妇,往厢房走去。    他被媳妇儿吃的死死的,他知道,但他乐意。    两口子远去后,角落处,一个大胖少年走出来,一脸欣慰。    接着,又有两个更小的少年,从他背后冒出头来,见休书不知何时被撕得粉粹,也放下心来。    老三终究年龄小,不明事理,仍有些担心,“老大、老二,你们说爹娘不会再打起来吧?”    “再叫老二,我揍死你。”朱高煦恶狠狠道,“快过年了,别逼我扇你。”    “行了行了,散了吧。”朱高炽没好气地摆摆手,警告道,“老三,你要是敢跟上去偷听偷看,绝对过不了这个年。”    ……    清晨。    李青伸了个懒腰,起身来到院子里,这次的监视是在明面上,他也大摇大摆地住进了钦差行院。    院里的积雪已有半尺厚,鹅毛大雪还在下着,目之所及,白雪皑皑,这样的景象是在金陵看不到的。    他撤去运行的真气,以普通人的角度,来体验这种环境下的感觉。    时间不长,就感到手脚冰冷,风呼呼地刮在手上,如针扎般刺痛,当然,他骚包穿的太单薄,也占了很大原因。    “嘶~真冷啊!”    真气再次运行,身上逐渐暖和起来。    李青见大雪下个没完,感叹道:“这个天气就应该支个火锅,温上壶酒,涮上肥美的羊肉……”    他咽了咽口水,“来人!”    行院外,几个锦衣护卫匆匆进来,拱手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青从怀里取出两贯钞,“去买些酒肉来,多买些佐料,辣子也多买些。”    “大人,用不了这么多。”    “多买些,待会儿支个锅,大家都吃。”李青笑了笑,“等会儿叫上值夜班的兄弟,吃点儿暖暖身子。”    “是,大人。”几人露出开心笑意。    却在此时,一个面容清秀的青年匆匆进来,作揖道:“三宝见过钦差大人。”    “三宝少礼。”李青呵呵笑道,“三宝大早上过来,有什么事儿吗?”    “是这样。”三宝从怀中取出请帖,“王爷思念皇上甚重,李大人常伴皇上,王爷想请钦差大人去府上一叙,以解相思之苦。”    李青挠了挠头,接过请柬打开,字迹娟秀的蝇头小楷映入眼帘。    这绝不是朱老四的字……李青腹诽。    【本王已近两载未曾见过父皇,身为人子,不能侍奉父皇左右,痛心难安,常夜不能寐;    遥想父皇英姿,似在眼前,又似遥不可及,思念难抑,如刀剑锥心……】    请柬足有上千字,浓浓父子情扑面而来,着实感天动地。    中心思想明确:儿子想爹了,想从他这个钦差这儿,解解相思之苦。    要是刚来大明那会儿,他可能会被这样的父子情,感动得泪流满面,但如今的他,早已融入了这时代。    心里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些想笑。    不过人都这么说了,他自然无法说出拒绝的话,点头道,“劳三宝头前带路。”    “钦差请。”三宝含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锦衣护卫见大人要应酬,连忙上前把宝钞归还给他,李青摆摆手,“算了,你们拿去吃喝吧,天这么冷,都暖暖身子。”    ……    车轿放着火炉,坐垫是内棉锻,外貂绒,柔软且舒适,别提多舒服了。    李青对老四这请人的态度相当满意,他斜倚在软轿里,听着车轮压着积雪发出的‘咯咯’声,满心享受。    半个时辰后,李青来到燕王府,在三宝的带领下,走上阁楼。    屋子里放着十多个火盆儿,木炭根根火红,表面上凝结了层细细的白灰,不时迸发出火星儿,室内气温不下二十度,与外面的冰天雪地形成鲜明对比。    李青上前拱手道:“下官见过燕王殿下。”    “免礼。”朱棣笑了笑,“坐吧。”    “谢殿下。”    李青坐在柔软的矮凳上,环顾四周,问道:“殿下,就咱俩啊?”    “……”朱棣哪看不出他的意图,“咱俩还不够?”    “倒也不是。”李青干笑道,“只是稍显冷清。”    朱棣也觉得有些闷,朝一旁的三宝道,“去把世子唤来。”    顿了顿,“算了,把王妃、老二、老三也叫来,去弄两个炉子,架上锅,今儿这天气,最适合涮肉,喝酒。”    李青听他这么说,也甚合心意,这天气就适合吃火锅。    ……    ps:走亲戚回来晚了,吃完火锅,争取再写两张出来。青红的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