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90节 (第1/3页)
毕竟,她跟他,是真连到了一起。 一夜的春光躁动,常有容那张绝美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好笑的笑容,更是主动地抱紧了朱祐樘。 大婚仪,其实后面五日都有所安排。 只是现在的帝国跟往朝还有所不同,已经打破一贯通过忍让方式跟邻邦共享太平之福的模式,大明王朝主动挑起了西南战事。 第二百三十二章 横山 升龙城,宝光宫正殿。 洪武三十年,陈朝将首都由升龙城迁往清化,只是后黎太祖黎利定都升龙,致使升龙又称东京,而清化则称西京。 后黎现在的皇帝黎思诚是黎利的孙子,在位已经将近三十年,一直努力推动各项改革。 沿用陈朝的左右相国,中央的官制保留六部六科,地方则从五道变成了十三处,设守御经略使一职。 跟重武轻文的大明有所不同,后黎的武将地位一直很高,像地方的守御经略使便是武将出身。 黎思诚在位期间南征占城,西吞盆蛮,虽然跟老挝的交战中吃了亏,但中南半岛的大大小小的势力已经俯首称臣,成为中南半岛的霸主。 即便面对强大的大明王朝,他亦敢于纵兵在西南边境不断骚扰,甚至很早之前便打算图谋大明的广西。 本月初一,大明王朝突然宣战,原本古井无波的帝王生活泛起了一丝涟漪,致使黎思诚亦担心了好几天。 虽然他没有亲眼见证过大明的强盛,但总归是一直以来公认的第一强国。 黎思诚在担心几天后,反而慢慢安定了下来,大明王朝终究只是一个纸老虎。大明光嚷嚷要开战,结果迟迟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从最新反馈的情况来看,大明皇帝是担心“西南糜烂”,所以已经选择止战了。 由于今天是重要的节庆,此次重要的官员几乎全部到场,所有人员分东西两侧列席而坐,效仿周礼盘坐于矮案前。 “此次大明迟迟没有兴兵,大明皇帝肯定是怕咱们黎朝大军了!” “当年大明被太祖打得跪地求和,而今咱们黎朝兵强马壮,反倒他们大明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不说早前他们大明皇帝被北边一个小部落掳走,今年他们皇帝担忧部落酋长来犯,竟然被迫同意娶一个部落首领的女儿!” …… 两位相国和五位大将军都到场,面对迟迟没有动静的大明军队,或许早前他们所有人都有过紧张,但此时不免狂妄起来。 黎朝重臣学习的是汉字,又跟大明方面一直保持联系,故而对大明朝廷的一些举动“十分清楚”。 事情便是如此的古怪,明明朱樘纳伊克锡为北妃是制衡满都海,结果到他们这里却成为“大明皇帝被迫娶部落妻”,更是被他们当作了一个笑谈。 或许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正是由于他们心底的这一份偏见,以致对事情压根看不到全貌。就像后世某台专家茶叶蛋为宝的论调,竟然能够在当地得到广泛的认可。 正是如此,在场的文官和武将充斥着一种强烈的优越感,却是打心里瞧不起突然对他们进行宣战的大明王朝。 左相国阮烈清楚地意识到大明王朝即便腐化亦是一个庞然大物,并没有完全丧失警觉地安排:“咱们务必在两广边境保护警戒,利用地形优势阻拦他们南下!” “只要大明从广东过来,本将军定要他们有来无回!”黎寿域负责广东边境的防御,显得自信满满的模样。 郑公路发现黎寿域挑衅地望了自己一眼,却是十分平静地表态:“广西和云南已经重兵部署,定能将明军打回去!” 经过这么多年的相处,他亦将大明边军的腐化看在眼里。 虽然自己这边军队人数处于劣势,但相信凭着黎朝的精兵强将,哪怕不能将明军全部歼灭,亦能让明军退回大明边境。 左相国阮烈的嘴角微微抽搐几下,脸上露出了苦涩之色。 原本他是想要他们这帮武将能够提高警惕,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