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108节 (第2/3页)
定,却是已经不再相信君子不争那一套,而是更加懂得刀子比什么都管用。 今日有幸来此伺候陛下,亦是将刚刚的一幕全都看在眼里,明显感觉到陛下给那些武勋施加的压力不足。 特别那个成国公世子朱辅,在离开之时分明是嘴角上扬,却是像是打了胜仗的公鸡一般。 朱祐樘从楼梯走下去,显得十分清醒地道:“朕知道!” “那您还……”覃从贵在前面防着朱祐樘绊倒,闻言顿时不解地欲言而止地望向朱祐樘道。 朱祐樘一眼便看穿覃从贵的心思,当即便淡淡地道:“你是不是要问:为何朕这般自讨没趣,对吧?” “陛下,是奴婢冒犯了!”覃从贵已经不敢再有丝毫的不敬,当即便急忙认错道。 朱祐樘摆了摆手,便是带着几分嘲讽地道:“若给肉才喊娘,朕喂谁不是喂,又何必非要给一群白眼狼呢?” 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武勋集团很忠诚,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 不管是靖难之役,还是明末之时,这帮武勋的嘴脸便是一览无遗。像是刚刚叫得最嚣张的成国公一脉,打开城门投诚和上表献进,这才是他们的真面目。 之所以给人一种很忠诚的错觉,本质还是朱家给他们太多的优待。 跟后世股份制企业一个道理,当你给员工一部分股份的时候,这些员工自然会拥护企业。毕竟他们已经是小股东,而这个企业每年都能给他们分红。 这些股份落在任何人身上其实都能换来像勋贵那般的“忠诚”,但这些“忠诚”都是建立在企业能持续分红之时,所以并不牢固。 朱祐樘并不打算玩“与士大夫共天下”那一套,更不想拿着好肉喂养一帮白眼狼,所以不懂得感恩戴德的武勋只会出局。 “陛下,奴婢还是不懂您的意思!”覃从贵已经到了楼梯下面,显得仍旧不解地询问道。 朱祐樘径直朝着门口走去,却是进行交代道:“待农忙过后,你花点力气再好好地查一查:各个爵府名下的田产中,他们究竟种了多少棉花,到时给朕汇报上来!” “奴婢谨记!”覃从贵这才反应过来,敢情今日故意没有施压其实是一个试探,当即便是拱手道。 出了御书房的门口,覃从贵终究是在东厂做事,便不好再继续跟随朱祐樘到养心殿,便是跪送朱祐樘离开。 朱祐樘沿着走廊拐个弯便是养心殿,而今跟内阁近了,处理奏疏的效率明显提升很多,以及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 刘瑾跟回养心殿伺候,在进门之后,便担心地道:“陛下,若那帮勋戚都不种棉花,那该如何是好呢?” “陛下!”藩金玲领着另一个漂亮在宫女在这里伺候,看到朱祐樘进来,当即便是盈盈一礼地道。 朱祐樘朝着书案走去,嘴角微微上扬地道:“刘瑾,你当真不晓得谁是京畿之地的最大地主吗?” “定国公府,加起来有数千顷!”刘瑾不假思索地道。 朱祐樘轻轻地摇了摇头,却是瞥了一眼刘瑾道:“朕的皇庄二万八千余顷,朕要种棉花何需着他们?” 像上天给自己开了一个玩笑一般,正当他在昨天还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发动武勋集团推广棉花种植的时候,结果给枕边人藩金铃一语惊醒梦中人,猛地发现自己竟然才是最大的地主。 皇庄最初起源于永乐元年的黄垡皇庄,而皇家的田产亦是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最主要来源是侵占民田和牧马草场改成的农田。 很多侵占并不是强侵,而是打着皇太子庄田的名义,英宗、宪宗、孝宗三朝均有将农田赐予皇太子作东宫庄田的记载。 弘治十八年十月,先帝践祚之初,一月之间建立皇庄七处,曰大兴县十里铺皇庄、曰大王庄皇庄、曰深沟儿皇庄、曰高密店皇庄、曰婆婆营皇庄、曰六里屯皇庄、曰土城皇庄。 这些属于皇太子的皇庄,但随着皇太子登基,自然就得归为皇庄。若是这个皇太子薨了,自然亦是收归皇庄。 现在还是弘治元年,朱祐樘坐拥的皇庄是二万八千万余顷,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大地主。 原本他确实想要借助武勋集团的生产资料扩大棉花的种植,借助武勋集团的财力发展纺织业,然后一起共享纺织业所带来的红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