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44 问病史 (第2/2页)
汇报。 杨主任频频颔首。 很明显,吉翔再一次证明他的水平已经远远超出实习生的阶段,询问病史、汇报病史详略得当,一派成手老医生的作风。 “吉翔说的很好,患者诊断明确,为胆囊结石,准备明天手术治疗。”杨主任最后做了一个总结,“问题在于我们事先的准备是不是足够充分。” “比如说患者既往有甲亢病史,术前服用药物控制。术前禁食水,患者还需要不需要吃药。 如果没交代到,患者停了几天药物,术后甲状腺功能紊乱,出现失眠、烦躁、发热等情况,要是不知道有甲亢病史的话会很棘手。” “到时候患者和患者家属大概率不会想到甲亢上,医生也不会想到,只会认为是术后感染。” 杨主任很明显经历过类似的桉例,讲起来头头是道。 这些,都是临床经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经验能从一名医生传递给其他医生,免得更多患者成为“经验”,这就是上级医生指导工作的意义所在。 吉翔虽然问出了既往史,但他听的很认真,不像是赵萌萌一样迷茫。 “行,回去吧。”杨主任站起来送患者出门,一边走一边安慰患者,“就是个小手术,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地,别紧张,再导致内分泌紊乱,给康复增加变数。药按时吃,告诉你不能吃饭喝水,但吃药喝一小口水不算。” “谢谢,谢谢。”患者不断道谢。 场面其乐融融。 杨主任把胆囊结石的患者送到门口,已经等了将近两个中年男患拎着片子凑上来。 “主任。” 杨主任犹豫了一下,沉声道,“进来吧。” 他转身,和范导说道,“范导,这是一个很棘手的患者,不适合。” “杨主任,您忙您的,我们就录制一下,能不能播还要看您的意见。您说不行,我们肯定剪掉。” 范导的话让杨主任感到满意,医疗很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尤其是患者隐私以及面对一名无药可治的患者时的医学伦理问题。 要是随随便便放到网上,就算是自己做的对,也得被喷子们给喷死。 杨主任带着患者回来,他说道,“患者自己知道情况,是肝癌晚期,2年前做过一次手术切掉了肝左叶和尾叶,现在肝右叶有10cm左右肿瘤,你们谁来问问病史。” “杨主任,我来?”吉翔问道。 “行。”杨主任道,“这位是吉翔医生,先由他来询问病史。” 吉翔却没直接问问题,而是伸手接过患者手里的片子袋,走到阅片器前。 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吉翔先拿起最后一张片子看了一眼,随后按照时间顺序从早到晚一份一份仔细阅片。 …… …… 点评间里,一名嘉宾不解。 “沉老师,不是询问病史么?” “片子也是患者病史的一部分,先了解患者的病程,询问病史的时候事半功倍。”沉教授解释道,“这是很老道的做法,但是,有一个前提。” “什么前提?” “医生得能看懂片子。”真熊初墨的治愈系医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