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学校里不教这些  (第2/2页)
,又瞥了眼汉医堂的匾。    似乎,这里也不是很富裕吧……    “送几天?”李金峰问?    “等这个夏天过的差不多吧。”陈庆道。    李金峰开始在心里算时间,这一算,他就发现还得送二十多天。    这哪是开医馆,分明就是在做慈善嘛!    长这么大,他除了在电视剧里看到有医馆给人送药之外,这还是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    不知道为什么,他在这一刻起,对汉医堂产生了莫名的敬意,以及难以形容的好感!    不多时,药赠完了。    陈庆他们收摊时,李金峰也搭了把手,一切杂活干完,陈庆也将李金峰带到了四号门诊室。    “这里不比中医院,患者数量要少很多,所以相对更加清闲,也能空出时间来学习学习,对了,你平时都在看什么医书?”陈庆给李金峰倒了杯水,两人便一同坐下聊天。    “医书的话,有《景岳全书》、《温病条辨》、《古今医统》、《续名医类案》,最近在看《药性赋》。”李金峰道。    涉猎的倒是挺广。    陈庆笑了笑,“那你能说说姜的性味吗?”    李金峰立即道,“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心经,有散寒解表,化痰止咳等功效。”    待到李金峰说完,陈庆看了他几秒,接着问,“还有呢?”    还有?    没了啊!    生姜的药性就只有这些,哪怕是把它做成煨姜,它的性味也没有任何改变啊。    李金峰有些不自信地问,“没了吧……”    陈庆笑道,“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了,姜不去皮整个是温性,去皮就是热性了,因为姜皮是凉性的,至于味的话,可就多了,共九个,有子姜、干姜、炮姜、煨姜、烤姜、烧姜、姜丝、姜片、纯姜。”    啊?    李金峰有点懵!    这些东西他完全没有听说过。    “陈主任,怎么姜丝、姜片也能算是姜的味了?”李金峰立刻从包里翻出笔记本。    陈庆笑道,“当然,一种药材如何入药,本就是个很讲究的东西,就比如当归这味药,你看的书里肯定是这么描述的,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可事实上,当归头部是引血上行的,有活血功效,当归身部则是有养血功效,而当归尾部却是有破血功效,同一根茎上生长出来的当归,不同部分的药性却大不相同,一旦有患者需要补血活血,而你用药时用的却是当归身或者当归尾,那么轻则毫无作用,重则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姜的性味也是如此,姜切丝入心经,切块入肺经,煨制入胃经,大多胃寒的患者需要用到生姜这味药的时候,我们开方就得开煨姜,这样的方子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他的嘛,有用是有用,就是效果比较差。”    李金峰听的一愣一愣的,手上的笔也是不停地在笔记本上书写。    他没想到就一个简简单单的生姜,大家平日里吃饭都会用到的佐料,居然会有这么多的变化。    太厉害了!    李金峰觉得陈庆简直比他的老师还要强!    “除了部位不同,药性不一,还有地域不同也会造成这种情况,比如枸杞这味药,华夏境内所有的枸杞,都不如宁夏枸杞效果好,因为枸杞这味药更适合宁夏那里的气候和地域节律,所以生长出来,药性就更好。”    “咱们在学习药材的时候,除了要了解它的性味之外,还得清楚它是哪里产的,年份多少,炮制的手法等等,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自己试药,只有把这些都了解清楚了,你才能够在开方子的时候胸有成竹,对患者吃完药会是个什么情况,有个大致判断,而不是书本上写了什么就是什么,那是绝对治不好病的。”陈庆道。    好复杂!    李金峰这才知道自己在学校里学的,全都是最基础的东西。    “这些,我们学校里都没教。”李金峰苦笑道。    “我也上过中医大学,这我知道。”陈庆笑道。    “嗯?陈主任,那你是从哪学的这些?”李金峰问。    陈庆笑道,“汉医堂就是我家开的。”    李金峰恍然。    原来是中医世家。    难怪了!亿屋鱼的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