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针刺,立竿见影  (第2/3页)
自己所学的针刺知识,发挥到了极致。    要知道,现在很多所谓的中医院在给病人开方的时候,一开就是一二十味药,简直就是乱枪打蚊子。    是,开的所有的药都没什么问题,健脾的,强心的,补肝的,补肾的,等等,可是当着几十味药组合到一起的时候,药性混杂,哪里还能有半点疗效。    针刺同理,有些中医只看到了这些穴位是治某种病的,就一通乱扎,就差没把患者当刺猬了。    出现这些现象的,基本就是些中医没有学好的人弄出来的。    真正厉害的中医,开药从来不多开。    像陈庆知道的,赵宁军在治疗患者的时候,一般都只看七八味药,最多不会超过十三味药。    “内关、足三里、气海、三阴交,嗯,取穴很精准,看这姑娘的面色,小小年纪就干出漏阳伤命的事,家长还真是粗心呐。”赵宁军道。    他虽然没有切诊,但中医有四诊,到了赵宁军这个年纪,仅凭望诊看看曹双双的气色,就足以大致判断出她的情况。    再结合陈庆的治疗手段,就基本能断定曹双双是个什么症状了。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的针刺?”陈松一头雾水。    关键不仅学会了,而且似乎学得还挺好。    赵宁军笑了,“你个当爸的都不知道,还问我?”    陈松抠了抠脑袋,表情有些尴尬。    自己这个爸当的,确实是有点不称职。    不过看到陈庆现在治病如此娴熟,甚至还得到了赵宁军的赞许,他也是格外开心。    “咦?他这是什么手法?”陈松忽然瞧见了陈庆下针后,针刺手法格外奇怪。    有点像几十年前,最早的道医手法,跟现代中医改良后的针刺手法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    陈庆作为一个学院派的学生,没道理会道医手法啊。    这是跟谁学的?    赵宁军此时也发现陈庆的手法有些不寻常。    “是有些奇怪,而且施针的手法也非常娴熟,不像是刚学的。”赵宁军道。    陈松问道,“难不成是跟他学校的老师学的?”    赵宁军摇摇头,“不太可能,会这种传统手法的中医,在整个中医界都没多少人,学院派就更不会学这种针刺手法了,如今还会这种手法的只有两种中医,一种是自学的中医,另一种则是道馆里的道医。”    “我看小庆这孩子,多半是跟前者学的针刺,而且学的时间还不短,你看他捻转提插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和停顿,没有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是绝对做不到这些的。”    陈松点点头,“看来得抽空问问这小子到底是在跟谁学医了……”    赵宁军没有接话,只是看向陈庆双手时,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感觉陈庆的手法有些似曾相识,好像自己在哪看到过。    但一时半会他又有点想不起来了。    门诊室内,陈庆在经过十多分钟的针刺治疗后,曹双双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舒服了许多。    胸前烦闷的感觉减轻了不少,仿佛之前一直堵着的地方被一下子给疏通了一样。    拨云见日,天朗气清。    一时间,她感觉自己的心情都变好了。    看向周遭时,仿佛事物都被涂上了比之前还要艳丽的色彩。    好神奇!    “感觉怎么样?”陈庆透过银针已经感觉到气至后,便在询问的同时,抽出了扎在曹双双身体上的银针。    “比之前舒服多了,不闷了。”曹双双道。    “真的?”唐玉有些诧异。    中医看病还能这么快就见效?    “妈,是真的,我现在深呼吸都很通畅了。”曹双双试着做了一下,的的确确没有出现吸不上来气的样子。    看到这一幕,唐玉这才安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医生,既然这个扎针这么有效,那要不干脆就用这个治吧。”    陈庆解释道,“针刺的效果,最开始是最明显也是最快的,但调理五脏六腑,针刺水平不够的话,效果肯定是不如中药的,我如果针刺比较在行,当然是可以用针刺治疗,但是抱歉啊,我水平有限,只能做到这一步。”    这还叫水平有限啊?    眼前这个医生把脉这么厉害,几分钟的功夫竟然就知道她女儿谈恋爱了,接着又扎了十几分钟的针,就让她女儿症状缓解了不少。    想起之前去医院吃的那些药,花的那些时间,唐玉就有些后悔,早知道汉医堂有这么厉害的医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