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 天意如刀  (第1/2页)
    三日后。    前线传来消息,蒙仲所率秦军完全占领上党。    魏人按照约定退兵。    临走前将上党全境洗劫了一遍。    城里的粮仓,百姓的地窖,地里的庄稼……凡是能看到的都不放过。    是以,秦人进城的时候,并没有受到多少阻力。    相反地,颇有种喜迎王师的意味。    蒙仲脸色不太好看。    在营帐里没少骂那些魏将不当人子。    转过头,他吩咐军需官,从秦人治所运了一批粮来。    又将军中最劣的陈粮放出,救济饥民。    滋味算不上太好,但是饱腹活命显然绰绰有余了。    毕竟秦人也不能见死不救,否则就与攻伐的定义背离了。    所谓攻伐,不只是伐地,还要伐人。    收容城中的百姓,推行秦律,将他们同化为秦人,这才是大秦强盛的至理。    城中百废待兴,蒙仲暂时抽不开身。    三十万秦军士卒集结边境,以俟三国大军来袭。    根据线报,赵帝和燕太后仍然留在魏境。    随时都有再起战火的可能。    沁水城。    四万秦卒和两万金吾卫停留于此。    朝廷又从骊山大营征发了八万秦军,还在路上。    李常笑持剑守在屋外。    在他的面前,站着一个壮硕的披甲汉子。    蒙然,丹阳战役受封勇毅伯。    本是王言之的部将,后调入蒙仲麾下。    大军主力北上,城中的一应兵马由蒙然节制。    此番前来,是与李常笑商量对策。    因为他二人分别掌握了沁水城内两支军队的兵权。    天命帝驾崩。    金吾卫的指挥权就顺延到了同样出身皇族的李常笑身上。    他本就有金吾卫中郎将的职务在身,所以接管指挥权的过程很顺利。    日前,秦军斥候来报。    濩泽城的方向有魏卒人马涌动,为数不少,足有千人。    若只是千人来袭还好,就怕他们是魏人主力的先锋。    秦人自己知道,沁水城如今的守备力量是外强中干。    地势本就不占优,再被大军合围,城池沦陷只是个时间问题。    战死沙场事小,只怕天命帝的尸身被亵渎。    真落入那般境地,他们这批人万死难辞。    “将军可有看法。”    “禀郡王,末将以为,魏人欲行声东击西之计。引我等出城,趁势查探城中虚实。”    “本王不熟兵事,将军调度便可。如有所求,本王定然配合。”    听罢,蒙然的眼底明显闪过一抹轻松。    这喜郡王倒是出乎意料的好脾气和明事理。    他就怕对方仗着身份指手画脚。    真要那般,纵有十个蒙然也无力回天。    蒙然躬身礼了礼,看向李常笑的眼神多了几分敬重。    “敌军疑我,末将以为,不若主动出击,丧其胆魄,溃其军心,必闻风自败也。”    李常笑点了点头,倒没有过多评论,只是问了句。    “将军可有信心。”    “兵者,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末将此去存了死心,便无惧这等贼人。”    李常笑很郑重地朝他行了一礼。    蒙然正要推脱,却被李常笑止住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将军莫辞。先帝既是我祖,此礼拜谢将军护我先人。笑无以为报,唯有一言献于将军。”    “王爷请说。”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蒙然面露思索,细细揣测逐字的意味。    反复品嚼,顿悟了其中真意。    似是兵家绝学,又有道家之义。    整个人当即躬身,行以师徒之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