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楚国迁都  (第2/2页)
叔爷。”    自秦楚战败后,二人也有一年多没见了。    熊烈一生无子,兄长的儿子便是熊家唯一的根。    谁知侄儿早逝,所幸留下了个孙儿。    二人彼此为唯一的亲属,激动程度可想而知。    “叔爷,黎儿带您参观一下咱们熊家的封邑。”    说罢,他看向了熊烈身后的兵将们,见他们风尘仆仆却不乱阵的模样,心底也是赞叹了一下。    “诸位是叔爷的下属,也是兄弟的长辈,日后便唤作叔伯了。叔伯们也来,熊黎已经准备了饭食招待。”    听见“饭食”,楚军士卒们眼睛都亮了。    这几天日夜兼程,嘴巴都淡出鸟来了,随身的干粮早就消耗一空,如今腹中饿得能吃下一头牛。    熊黎和熊烈走在前,楚军士卒跟在后面。    两边俱是田地,稻谷长得比人都高,一路上俱是黄澄澄的一片,一派五谷丰登的模样。    熊烈却皱了皱眉。    等到了住处后,熊黎将楚军士卒安排到空了的庄户住所。    那是原先住在这里的贵族所留,倒也便宜了熊黎。    熊烈将熊黎叫到院子里,爷孙二人独处。    “叔爷,黎儿治理的还不错吧。”    熊烈眉头却又耷在一起。    “叔爷,可是阿黎做的不对。”    “阿黎,这点粮食可不够咱们部众消耗啊。他们俱是我们熊家的心腹,可不能亏了他们。”    熊黎点点头,“叔爷,此事阿黎也考虑到了。”    “哦?你是如何知晓这些兵家之事的。”    熊烈有些震惊,毕竟判断粮草的能力,也属于兵家的绝学。    熊黎一介少年,如何能掌握。    “叔爷,熊黎有幸拜读过《武子》,自然知晓一些。阿爷在世时又多有提点,便晓得了。”    熊烈露出了笑脸,面上有些期待。    “那阿黎可有想法。”    熊黎点点头。    “武子有言: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阿黎你的意思是。”    “是的,叔爷。我等肩负抗秦之命,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尸位素餐者,小计耳。”    熊烈面上有些兴奋,故意问道。    “阿黎不怕招致报复?尸位素餐亦有其力。”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即死,便不足为惧也。”    半月后,郢周围的几个贵族封邑,都有全副武装的楚军上门,从他们的粮仓里搬运粮食还有盔甲。    大部分贵族选择了配合,花些资财买平安,很划算。    也有不知死活的,被熊黎当场斩杀。    然后名下的封邑也改姓熊。    死去的都是楚国境内的高姓大户,甚至有一位芈姓皇室,论辈分是当今楚皇的族叔。    消息传到了寿春。    楚王愣了一下。    下方几个贵族大臣以为自家大王动怒了,纷纷上奏。    谁知楚王只是说了句:生子当如熊黎哉!    这一页,便翻篇了。    熊黎借着各家的粮食和兵家,不断扩充了麾下的兵员数量。    再通过老卒带新卒,很快形成了战斗力。    短短九个月,名下的可战之军便达到了九千人。    郢的其他几个武将世家也纷纷效仿。    仅一年,郢城成了整个大楚境内反秦情绪最高涨的城池。睡得早也起不来的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