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1章 公堂对峙  (第1/2页)
    太守府外人潮涌动,街上人挤人堵得水泄不通。    陈老状告宜春院晴儿姑娘,此事之轰动甚至有过于前日传达突厥人投降之消息。    外围的人群聚集越来越多,太守府口街上一面栏杆已经刚被人群挤倒,好些人如下饺子一般掉进了后面的小河沟里。    事情过于突然,人群中议论纷纷,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昨日之事十分明显,按书生之死根本与晴儿姑娘无关。    陈老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至今还纠缠不休,难免显得不够体面。    只是能当街说出陈老不好的人是在少数,更多的人想着的是看看热闹。    白宋挤在人群中,只牵着冬香的手,看不到冬香的人,使着蛮力一路到了太守府门口,人却已是满头大汗。    十几个官差堵在门口,死命地拦着百姓不进入其中,也是用尽了的全力。    白宋被官差拦着,远远地看着里面公堂上墨姑娘已经跪下,居然还被人上了脚镣!    白宋心急,知道墨姑娘在蓟县孤身一人,如今被一个老东西如此欺负,实在是满腔不忿。    “行个方便,行个方便……”    白宋摸出碎银子塞给为首的官差。    官差看着白宋,掂量着银子疑惑问道:“你什么人?”    “我……我是晴儿姑娘的状师。”    官差看看白宋然后点了点头。    白宋赶紧进去,回头对冬香说了一声:“在此等我。”    太守府外面的人多,里面的人也不少,有些上贤书社的学生和先生,也有一些宜春院的姑娘。    她们都是一路看着墨已清跟随来的。    宜春院的老鸨见了白宋,忙不迭地过来,着急道:“白公子,您可一定要救救晴儿啊。”    “到底怎么回事?”    “我们也不知道,一早太守府的人就来了,二话不说就给晴儿姑娘给上了链子,非说是晴儿姑娘迷惑跳河的书生,这是要把杀人的罪过盖在晴儿的头上呢!”    白宋看看公堂上,那陈老赫然就在人群一侧,冷着脸,默默地坐在一边。    在陈老的边上,正是蜀王李湛,捧着一杯茶,依旧笑眯眯的,似乎对案情毫不关心。    堂上,刺史蒋玉脸色铁青,严肃地听着堂下两位老人哭诉。    白宋指着那两位在堂下哭诉的老人,问:“那两人是谁?”    “是跳河书生的父母。”    白宋点点头,离开几位姑娘朝着公堂上走去。    白宋刚一靠近,门口的侍卫就立刻将其拦住。    白宋再次告知,自己是晴儿姑娘的状师。    听完,官差入公堂通报,随即被刺史传唤进入堂下。    白宋进入,立刻引来所有人的注意,跪在地上的墨已清一回头,错愕地看着这男人。    “白公子……”    她没有想到这个男人会出现,想着他或许会在外面的人群中为自己担忧,却没有想过这个人居然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自己眼前。    轻轻地喊了一声,白宋只是对其点点头,没有对话,朝着堂上刺史大人一抱拳:“草民白宋参见刺史大人。”    身边一位官差手持杖棍往地上一杵,厉声呵斥:“大人面前,还不下跪。”    白宋丝毫不慌,平静道:“我乃晴儿姑娘的状师,公堂之上可允不跪。”    “状师?”蒋玉看着这个年轻人,若有所思,“却也不曾听闻这犯人还有状师。堂下被告,你可承认此事?”    墨已清眉头紧皱,她不想白公子牵涉其中,回头低声道:“白公子,你快走吧,此事与你无关。”    “放心,有我在,绝不会让他们定你的罪!相信我!”    白宋声音虽轻,却是异常的坚定,听到白宋的话,墨已清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温暖感受……    恍惚间,墨已清的内心有些动摇了,她回头看着堂上的官人,郑重地点了点头。    有了身份,白宋环视四周,除了之前的人之外,书生父母身边还有一个年轻人,书生打扮,拿着扇子,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看他所在位置,定是代表原告方的状师。    同时,此人面貌有些熟悉,好似在哪儿见过。    白宋看着对方,那人也看着白宋,但看着白宋的眼神隐隐有几分恨意,显然是跟白宋不对路。    看到对方的眼神,白宋恍然大悟,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昨日在花船上下棋被自己血虐的什么第一才子苏铭。    原来这才子也接告状的业务。    之前是棋手,现在是状师,两人一对眼瞬间有种剑拔弩张的感觉。    苏铭眼中虽有恨意,但很快转为笑意,似乎是欣喜于终于有了找回颜面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