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上梁 (第2/2页)
平均工资应该能达到七十元,具体的数字我现在不是太清楚,应该差不太多。” “鞋厂的员工工资不低呀,怎么感觉都快撵上我了?嗯?鞋厂这个工资不是固定的吗?差距怎么会这么大?” “鞋厂的工资不是固定的,我们采取的是计件制,把产品生产和工资进行了挂钩,员工干一个活就挣多少钱,这样就能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计件工资制并不是个什么新鲜的事物,五十年代就实行过,不过后期因为特殊原因被停止。 八零年,国家发布的《国营企业几家公司暂行办法的通知》,算是让计件工资制重出江湖。 不过那都是国企的事情,在农村在八六年,大多数企业还是计时工作制。 “挺好,挺好!干的不错!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的公社要办企业的事情吗?” “您不是要办电缆厂吗?” “对呀!有没有兴趣去电缆厂再发展一吧?” “孙书记!您这是不是拿我当万能膏药用了?哪疼往哪贴?” 孙明理被整笑了:“你可以拒绝。” “我当然拒绝,我又没长三头六倍,电缆厂的事,我是坚决不掺和,您要是再逼我,我就搬家。” “新房子才盖好,还没住一天就想搬家?” “这不是被逼的吗?” “这话说的,像我是个糊涂官一样,既然你对电缆厂没啥想法,那就算了。” 接下来孙明理顺便还要看看凤窝堡村整体的发展情况。 这个和江宇关系就不大了,陪同孙明理参观那是大队干部的事情,他还有事情要办,就不跟着掺和了。 江宇送给孙明理一个背包,背包里装了几双凉鞋,男鞋,女鞋都有。 名义上自然是让领导试穿一下鞋的质量如何,好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孙明理和大队干部去别的地方后,江宇把拖拉机开到成品鞋仓库,往车上装鞋。 值班员工们开完饷后,几乎一溜小跑儿的跑回了车间。 时间就是金钱,多做一个计件就多赚一份钱,她们没有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 正是员工的有了这种干劲,制鞋车间和箱包车间的产能以眼见的速度上涨。 黑白两班加起来日产量双双突破一千五百件。 夜班的员工也来开饷了,他们都是鞋厂新招收的员工,这是第一次领工资,虽然他们的收入和老员工有一些差距,但每个人也开出了四十多块钱。 自然也是喜笑颜开。 整个鞋厂里洋溢着一股祥和的氛围。 江宇往22拖拉机上装了五百双鞋,这是杨五打电话来要的。 沙涂批发部运行仅仅四天时间杨五就来要货,这大大出乎江宇的意料。 他以为这货会清闲一个礼拜,没想到仅仅过了四天就打来了他要货的第一个电话。 江雨要在天黑前把这些货给他送去。 装好了货,江宇把拖拉机开到马国明的修理部。 马国明已经按照江宇的要求和尺寸把货架子焊好了,顺便一到拉过去。金01的重生之山村小村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