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就是要断孔家的根 (第3/3页)
是叫骂不休,随即便哭哭啼啼,不多是便被锦衣卫抓了个干净。 最倒霉的,便是那些最外围,本来只是想过来拉个关系的富商地主,也是一个没跑,全按东山学院的党羽给抓了起来。 毛骧望着被押解走的一众学子,嘿嘿一笑,翻身上马:“走,去衢州!” …… 浙江衢州,南孔。 孔明德在祠堂里怔怔出神。 他望着前方供桌上,那一层层的牌位,想了很多。 北宋亡国之后,先祖随着高宗赵构南渡,自此便定居在衢州。 后来元朝一统天下,世祖忽必烈让当时的孔氏家主,孔子五十三代嫡长孙孔洙从衢州北迁,载爵去曲阜奉祀。 但彼时,衢州已有孔氏五代坟墓,孔氏基业在南方已成,若是再度北迁,则五代先人创下的基业,又要毁于一旦,诚为可惜。 于是孔洙上表,自己实不忍离弃先祖的坟墓,若不离弃先祖庙墓,又将有违圣意…… 孔洙愿将自己的衍圣公爵位让给他在曲阜的族弟世袭。 元世祖乃赞孔洙“宁违荣而不违道,真圣人之后也”,自从之后,本来势弱的北孔,便后来者居上,反而将南孔压在身下。 这一压,便是百余年。 直到蒙古人被驱赶出中原,朱皇帝做了天下。 曾经的北孔因为效忠蒙元皇帝,遭了当今天子的厌弃,被打为汉奸,孔明德大为兴奋。 在他看来,治天下总是离不了孔孟之道的,谁当皇帝,都必须要尊崇孔子血裔。 北孔倒了,那就必然要扶持南孔啊。 但是让孔明德为之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朱皇帝和那个英王殿下,不但要将北孔踩在脚下,甚至还要将孔子彻底扳倒。 科举改制,居然不考四书五经了? 这意味着什么,孔明德几乎是一目了然,这是要彻底断了孔氏的根啊! 到了那时,南孔算什么,他孔明德又算什么? 被逼无奈之下,才联系了同样不满科举新制的侯方等人,并且怂恿他们结成学院,与朝廷对抗,这也算是对朝廷的试探…… 当然,孔明德是不敢露面的。 身为南孔的家主,他担负着孔氏一门的兴衰存续,一旦他出事了,孔氏也就完了! 孔明德思绪万千,一时间又想起了远在杭州,筹划组建东山学院的侯方、张洪等人,也不知道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忽然,前元传来一阵巨响,紧接着就是男男女女的惊呼声。 孔明德眉头一皱,低喝道:“来人!去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没规矩!” “呵呵,不用去看了,本官已经进来了!” 孔明德话音刚落,就听得一声轻笑,随即便是大批人马急匆匆脚步落地的声音。 望着面前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挂着象牙令牌的男子。 孔明德的声音苦涩至极:“原来是毛指挥使!” 毛骧呵呵一笑:“孔家主,你与侯方、张洪、刘福林等人的事儿发了,皇上有旨意,孔……” “毛大人!” 毛骧一怔,自己的话还没说完,就见孔明德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孔明德一家死不足惜,但是孔氏毕竟是圣人血裔,还请毛大人转奏陛下,留下孔氏一支血脉,以免使圣人无祀!” 说完,孔明德便在青石地板上,哐哐磕头,稍时,便血流如注。 毛骧摇了摇头:“皇上有旨意,孔氏九族,流放海外殷州,行教化殷商土着之事,永世不得回返大明!” 孔明德勐然一愣,不敢置信的看向毛骧,连额头的鲜血流到了嘴边也顾不上,颤声问道:“陛下,陛下不杀我全家?就连我也不杀?” 毛骧也不答话,只是冷笑道:“陛下如天之仁,孔家立刻召集族人,三日后启程先去京师刑部大牢吧,当然家还是要抄的!” 言罢,毛骧一挥手,那些锦衣卫小校立刻如狼似虎的冲了过来,翻箱倒柜的开始搜检家财…… 一时间,偌大的南孔,愁云惨澹,唯有孔明德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啊! 和全家活着相比,搜检家产又能算什么呢?墨色江南的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