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军事改革 (第6/6页)
早就把这些汪古部人给杀光了的。 “大帅,陛下的意思,就是要用这一座新的宁夏城,来震慑周围的蒙古各部,要是修筑城池的过程中,就能令各部心怀畏服,岂不是事半功倍。”常遇春忽然又说道。 “事半功倍?什么意思?”徐达有些没有明白他的话。 “我们这一次抓到的汪古部俘虏实在是太多了,若是都不给他们一点厉害,就把他们给放了,谁知会不会是放虎归山。” 常遇春一张口就暴露了自己狠辣。 他的打算,就是借着修筑宁夏城的机会,把这些俘虏消耗掉至少一半,尽可能多的减少汪古部人口。 这样一来,用俘虏鲜血筑起来的宁夏城,足以令周围的蒙古各部吓得乖乖听命。 反正常遇春早就已经明白了,对付这些汪古部人的手段是越强硬越好。 常遇春的一番话,倒是说道了徐达的心里了啊。 朝廷虽然重新设立了西凉府和宁夏府。 但是这两个地方都是蒙古人盘踞已久,汉人百姓占据的比例很少的。 徐达必须要用最短的时间树立起来威望,令周围各部不敢轻举妄动。 “好,那就把俘虏都带上来,让他们挖泥取土,最起码在雨水之前,先把宁夏新城的墙基修筑起来。” 徐达立刻点头同意。 被他俘虏的数万汪古部俘虏,如今就在大军的屁股后面跟随着。 这些汪古部人的马匹都已经被收缴了,根本不怕他们逃跑。 在草原上没有了马匹,就如同是没有了双腿。 就算是徒步逃到其它的部落中,这些人的命运也就是成为其它部族的奴隶。 草原上可不是讲究仁慈的地方。 所以,当徐达二人向这些汪古部俘虏表示,饶恕他们的性命,也不打算分配他们做奴隶,而是要直接留在此地修筑城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汪古部人都感激涕零起来。 这种情况,大大出乎徐达二人的预料。 他们早已经命令手下明军准备好了刀枪,一旦遇到敢反对的刺头,立刻都是当场诛杀。 “大帅,除了让我们在这里筑城,还有别的命令吗?”一名领头的汪古部俘虏壮起胆子向徐达问道。 徐达见状,缓缓的说道。 “修筑城池,就是现在的命令,其它的命令以后再说。” 几个领头的俘虏闻言,都是面露惊喜的神色。 “将军,这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本将军的话自然作真。”徐达心中倒是充满了疑惑。 那几个领头的俘虏立刻惊喜的跪倒在地。 口中连连高呼着感恩戴德话语,不停的向徐达磕头致谢。 徐达是一脸的懵逼,转头看了一眼常遇春。 常遇春也是一脸的不解。 他们二人刚刚设想的,可是要这些俘虏当苦力往死里用,可能得消灭一半。 但是,这些汪古部俘虏们却都感恩戴德的模样,实在是令人费解。 常遇春立刻派人盘问了一番,而后才是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这些人原来害怕其他部落,甚过于害怕大明啊。” “此话何意?” “这些俘虏说,若是落到了其他部落的手中,他们就要彻彻底底的当奴隶了,不仅身家性命没有保证,而是妻子儿女也都是不再属于他们,都会被赏赐给其它的人的。” “所以,这些汪古部俘虏并没有觉得被罚筑城苦力有什么意外,没有强迫他们的妻子儿女分开,也算是意外之喜。” 这些俘虏还能与妻子儿女继续呆在一起,有了女人、孩子的牵绊,这些俘虏就要是有想跑的念头,也得多出许多的麻烦。 有了这些俘虏修筑城墙,宁夏城很快就有了雏形。 徐达和常遇春以宁夏府为中心修筑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周围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全都被明军掌控在了手中。 再加上朱瀚在应昌府取得了一场大胜,整个漠南草原的部落对于明军虽然心有不服,但也只能老老实实的表示了归顺。 从宁夏城往北至阴山脚下的大片土地,被徐达下令开垦成了军团农田。 这些军屯农田播种的全都是朱瀚提供的最新高产作物种子。 徐达早已经估量过这些土地的肥力程度,只需要等到秋收之后,仅仅宁夏府一个地方的收成,就能够满足十万大明将士的口粮需要。 宁夏府的大明士兵们,再也不需要从耗费人力从中原转运粮草了。墨色江南的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