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379 奸诈兄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9 奸诈兄弟 (第3/7页)

让朕失望了,朕把朵甘交给头人们为朕守着,朕把富饶地青海湖赐给他们做牧场。他们却坐视加思布、伯颜猛可先后入侵。青海湖是朕赏赐给顺服于大明的各部族的,而不是用来饲养伯颜猛可这头恶狼的。

    今天朕召请各位法王、活佛,大德高僧们前来,是想告诉你们,既然朵甘的头人们不能抵御狼群的进攻,佛法教化不能感化敌人的凶性野心,那么只有朕来做怒目金刚了。朕是一定不会坐视朵甘沦落伯颜之手的。

    朕坐拥两百万大军,难道会让由伯颜猛可把青海据据为已有?他以为大明正在内战就有机可趁么?笑话。朕富有四海,国库禀实,漫说两面开战,就是再多几处又如何?北击伯颜、东平倭寇、南退佛郎机,几仗下来一气呵成。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朕现在会被河北、山东一群不足五万人地乌合之众牵制了手脚么?山东响马河北贼!这些地方自古就爱出乱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青海地区的头人、活佛们,没有能力把伯颜这头恶狼驱逐出去。朕体恤你们的难处,朕会自已发兵把他赶走,或者消灭他。”

    正德威风凛凛,四下一扫,只见众位活佛、法王们面露不安之色,彼此窃窃私语,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狯黠的笑意。

    青海地区部落众多,彼此之间各不相从。正由于如此,他们始终无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政权,所以对大明也更加客气,自大明立国至今,他们年年称贡、岁岁来朝,虽说这都是面子工程,得利益的其实还是他们,起码称得上恭顺。

    朝廷在朵甘青海地区实行地几乎是完全自治。卫所将领和士兵大部是当地的部族。他们天高皇帝远,自由自在。何等逍遥?尤其是这些政教合一、身分尊崇的活佛法王们,更是深知其中利益所在。

    朝廷发兵?朝廷大军一到,战乱中自已的家园要成什么样儿?最最紧要的是,既然当地部族地卫所兵让大明皇帝兼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先生很失望、很不开心,那么他的大军一旦开进青海,还会不会退回来?

    这些活佛都是政教合一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出来的人上人,考虑问题很是周详,战争地后果和长远影响马上就被他们想到了。

    万一皇帝小佛爷嫌往返路费太贵,只买张单程车票,打完了仗顺手取消以上六大卫所部族头人的指挥职务,把兵也换成刚打了胜仗的汉人骄兵悍将,全留在那儿不走了,这种事不是不可能,“借道伐虢”的计策可不是汉人三十六计的专属发明。

    大明皇帝真要是搂草打兔子,两件事一齐解决,那自已还能在青海唯我独尊?各位宗教领袖各怀心思,紧张地打着自已的小九九,盘算着自已的利益得失。

    正德皇帝眼珠一转,又加了把料:“据朕所知,伯颜侵占青海湖后,瓦剌部落和火筛对伯颜占据他们腹深之地深为不安,西域诸国担心伯颜一旦势大,就会侵吞他们,所以也在积极联络,准备兵发青海湖。青海湖呀,马上就得变成开水锅了,朕疼惜百姓,可是朕也没有办法呀。

    今日请诸位法王、活佛来,是要你们马上赶回去,约束好自已的信众弟子们,让他们远离祸源,避开战火中心免受无妄之灾,兵祸猛于火呀。

    同时,朕把一件决定先告诉你们。为了防止大明输运地物资被伯颜所得,为了防止大明军队调动的有关情报被伯颜的探马侦知,在伯颜猛可退出青海湖之前,朕将封锁边境,停止一切互市、茶马交易!”

    啥?西域诸国要拉帮结伙的杀过来,瓦剌、火筛也要来凑热闹,大明也紧着要出兵,还要停止互市。这是都上青海湖赶集来了?

    这出“群英会”一唱起来,那青海还有宁日吗?自已做为寺主院主、法王活佛,手下直接服侍的人就有千八百人,能往哪儿避呀,最富饶地地区闹兵灾,互市又停了,自已领着人到穷荒僻壤喝西北风去?

    这一来活佛们真急了,他们交头接耳。语速又急又快,声浪渐渐高了起来,也不知道在争吵些什么。

    正德皇帝正襟危坐,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表情,他慈悲了半晌。下边的诸位佛爷还未商量出个子午寅卯,正德便叹息一声,手结“不动根本印”,进入冥想当中。一动,不动……

    也不知过了多久,大厅中地议论声渐渐停止,看来活佛们已经就某种意见达成共识了,正德皇帝仍在打坐,活佛们也不敢打扰他,好在坐禅对这些人实在算不得什么,于是大家各结手印。干脆陪着皇上修行起来。

    正德皇帝总算收功了,装模作样陪他静修、实则心中焦灼万分地活佛们马上都苏醒过来。

    几位坐在前排,地位崇高的活佛耳语几句,温迦活佛毕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