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第1434节 (第1/2页)
大家显示寒暄几句,接着高大爷聊起了林旭想开班厨师学校的想法,还把理念给大家说了一遍。 邱耀祖跟郭继昌对视一眼: “这想法不错啊,饭店里经常出现刚入职的小伙儿还没闹明白切片刀和斩骨刀的区别,就撒丫子跑了,还得换人重新培养,要是有学校提前把这一步做了,对饭店来说是好事儿,我们支持小旭。” 宁守邦瞅了两人一眼: “光嘴上支持有毛用?我先表个态,小旭的学校成立后,我们宁家旗下饭店的所有用工,都从学校招。” 新学校不光生源比较难找,学员就业也挺让人头疼。 宁守邦这一表态,算是对林旭的大力支持。 他带头后,其他人也纷纷表示会从学校招人,并表示要把店里的中层管理人员送到学校进修一波,用实际行动支持林旭。 有了这些支持,学校的前期运营算是稳了。 不过具体的规划和流程,林旭还得进行细致的策划,同时还得找专业人士搞定办学校的所有流程。 这些都需要时间,林旭估计入秋能弄好就不错了。 至于学校的选址,自然不能放在京城市区,一来场地租金太高,二来学员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林旭打算在银杏园附近试试,这里距离京城有一段距离,但又不算远,附近有去城区的公交车,几站路之外,甚至还有地铁的城郊线。 除了交通便利,没事了还能去银杏园转转,钓钓鱼喂喂马,不至于太压抑。 这样的地方,应该很适合办厨师学校。 林旭考虑学校位置时,几位老人开始聊接下来的国宴拍摄了。 光尼克松访华就四场国宴,比较费时间,再加上当时有不少菜品难度挺高,拍摄进度不会太快。 邱耀祖说道: “我觉得美方答谢宴上的母油鸭块比较耗费时间。” 何广昌立马反驳: “那有啥难的,不就是母油船鸭剁成块嘛,之前在你家做过,要说难,我觉得沪上国宴的蟹形桂鱼难度大。” 郭继昌笑着摇了摇头: “摆造型的菜难度都不大,无非多试试而已,我倒是觉得,杭州国宴上的绍式蛋包比较冷门,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没听说过。” 林旭还真被这个菜名给难住了,他好奇的问道: “我就没听说过,这是啥菜啊?” 郭继昌刚要解释,戴建利的大伯戴岳丰突然放下茶杯起身说道: “老郭你别解释了,既然小旭不知道,我干脆露一手做一遍吧,聊半天,把我聊得手痒了,正好试试老高家的厨房咋样……” 林旭:???????? 人家聊天一般都聊得口渴,您咋聊得手痒了呢? 不过也好,正好见识见识传说中的绍式蛋包。 听这名字,不会是一道类似蛋饺之类用鸡蛋包肉馅的菜品吧? 第七百九十八章 以蚕丝为灵感来源的经典杭帮国宴菜——绍式蛋包! “老戴你起啥哄?就算做也是我来啊!” 戴岳丰刚准备去厨房,茶台另一端,一位脸庞黝黑的老人不满的嘟囔了一声。 他是邬守业的父亲邬春江,浙菜体系中的泰山北斗,眼看戴岳丰这个川菜厨师要做浙菜的绍式蛋包,立马坐不住了。 戴岳丰咧嘴一笑: “给小旭做个演示嘛,这有啥好抢的?再说你脸那么黑,还喜欢坐角落里,我都忘了你也跟过来了。” “滚滚滚,走的时候有本事别坐我的车。” 邬春江挽起袖子,大步走向了厨房,准备制作绍式蛋包。 林旭赶紧跟过去打下手,顺便见识见识所谓的蛋包到底是什么菜式。 郭继昌看着高大爷问道: “小旭咋连这道菜都没见过啊?” 旁边的邱耀祖喝了口茶: “做的人少呗,你说现在谁没事儿做蛋包吃,这玩意儿油乎乎的,过去解馋了才会吃这么一道菜。” 所谓的蛋包,确切的说应该叫绍式虾仁,或者叫蓑衣虾仁,是绍兴当地的名菜,迄今已经有上百年历史。 这道菜的配料很简单,就是鸡蛋配虾仁,烹饪方式也是炸。 炸的过程中需要将蛋液呈丝状倒进油锅里炸制,因而成为了一道不管做法还是吃法都异常独特的菜品。 “老高,你啥时候买的活虾啊?这是提前做好的准备?” 邬春江来到厨房,看到一个透明水族箱里放着一些鲜活的大河虾,就冲这品质和个头,一斤不会低于四百块钱。 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