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收买人心  (第2/2页)
子。    也就在院里摆摆谱,出了大院儿谁认你是几大爷。    但曹卫国可不一样,人家有钱有权,不管在轧钢厂还是在外面都吃得开。    要不然他从哪儿搞来那么多物资?    要不然他能把阎解成、池平安都弄进轧钢厂?    谁有没有能耐,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曹家    宋玉兰已经摆好了饭菜碗筷,就等着曹卫国上桌。    嫁个曹卫国后,宋玉兰的气色是越来越好,身材也越加丰满。    跟着曹卫国过日子,伙食那绝对不差。    隔三差五就吃顿肉,鸡蛋那是天天都吃,主食也是白面窝头和细面窝头。    杂合面的窝头,自从曹卫国娶了媳妇儿后,家里就没蒸过。    这样的生活是宋玉兰在农村时想都想不到的。    就这还是她精打细算的,要不是她拦着,曹家怕是得顿顿吃肉。    曹卫国回到家后,两口子一边吃一边听着收音机。    宋玉兰吃着烤鸭,嘴唇泛起油光:“老公,下个月要收麦子了,我想回娘家帮帮忙。”    这年代收麦子靠人力,使用镰刀进行收麦。    俗称过麦和夏忙,收麦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天左右,受天气影响很大。    一旦开始收麦,那就是全家上阵,争分夺秒的抢收。    要不然一下雨,后果不堪设想。    宋玉兰想回娘家帮忙干活,曹卫国倒是不介意,但担心媳妇儿累着。    “夏忙活儿多,怎么能让你自己回去受累。”    “这样,下个月收麦的时候,我跟你一起回去。”    “岳父岳母给我养了这么一个贤惠漂亮的好媳妇,我怎么也得报答一下岳父岳母。”    “老公你真好。”    宋玉兰开心的给曹卫国夹了一块肉。    吃完饭,曹卫国进了书房,开始整理最近的收获。    农场里的鸡鸭牛羊成群,还有几十头大肥猪。    麦子、玉米、花生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田里还有成片的蔬菜草药,山里有着硕果累累的果树。    即便曹卫国在农场里能够随心所欲,也忙碌的大汗淋漓。    堆积如山的物资让曹卫国幸福的同时又苦恼。    这么多的物资想要变现也是不小的工程。    坐在石凳上吃着又甜又脆的苹果,曹卫国将麦粒玉米粒碾成粉。    同时考虑着怎么将这堆成山的物资出手变现。    虽然有刘山和董晓雪在鸽市帮忙出货,但鸽市毕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大批量的出货难免会引起注意。    鸽市不安全,曹卫国就得想办法开辟更多新渠道。    现在不管城里还是农村都缺物资,他倒是不愁没有市场。    但想要把物资变现出去,中间还需不少的操作。    曹卫国要想把物资卖给工厂,必不可少的要打通内外关节。    一边吃着苹果,曹卫国一边开动脑筋。    中院    易中海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手里还夹着点燃的经济烟。    一大妈看着易中海发呆,忍不住问:“老易,你这想什么呢想的这么入神?”    “我在想傻柱。”    易中海满脸心事的说道。    一大妈疑惑:“傻柱有什么事儿?”    傻柱的母亲去世的早,老子又跟着寡妇跑了。    眼见傻柱没了父母,一大爷就想让傻柱给他养老。    这事儿一大妈也清楚,只是最近发生了不少事情。    傻柱因为犯错被罚,工作和生活一落千丈。    易中海眼见傻柱不争气,也就渐渐疏远了傻柱。    可是没想到,傻柱突然就翻身了。    这让易中海的心思又活了,所以今天才再次偏袒傻柱。    沉默片刻,一大爷易中海忽然说:“柱子的工作也恢复了,你说我们给他介绍个对象怎么样?”    一大妈:“好啊,如果这件事儿成了,可是解决了柱子的终身大事,那他不得感激咱们一辈子。”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一大爷点了点头:“那我这几天活动活动。”燃烧石头的四合院:咸鱼的美好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