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依旧古剑Boys (第1/2页)
《湄公河行动》是一部主旋律电影。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 其次,必须尽可能性的还原,只有最真实的事件才能带给人最真实的干感触!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的主旋律电影依旧有不少,像《辛亥革命》《唐山大地震》《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等,但大多都是被吐槽的份,由于意识形态的严控,主旋律要出彩难上加难! 沈临一直拍一部主旋律电影! 说一个很多人并不清楚的事情,中国的杀人案每10万人0.7起,与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瑞士相当; 98%以上的境内暴恐事件,都在萌芽阶段就被警方打掉了。 一个最直观的体验是:无论白天黑夜,你脚下的土地,几乎都可以让人安心漫步,这是很多西方国家做不到的。 平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你也许不知道的是:中国警察平均每年牺牲400多人,他们的平均年龄是46.3岁。 就像当初张涵宇说的那样,你说‘歌功颂德'没意思,但是有些人,你不歌颂,这世界上就没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没人知道他们为了保卫我们的国民安全做出了怎样的牺牲;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有人把黑暗挡在身后! 所以,沈临初听闻这个项目,立刻决定接手。 故事的原型事件估摸很多人都很清楚,震惊中外的“10.5湄公河惨案”,不再详述。 其实这个事件本身既很有改编电影的潜质:案件本身就足够令人震撼,整个事件也非常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 电影改编,讲究戏剧化,不可能原封不动照搬,而且如果真的原封不动照搬,两个小时的时间根本不够! 而且真要那么拍的话,很容易就趋于平庸,成了真正意义上为了歌颂而歌颂的主旋律作品。 所以,要有细节化的艺术性。 比如设置一条感情线,比如设置动物线。 原时空林朝贤导演版的《湄公河行动》拍得很好,但迫于某些政治方面的考量,很多方面做了妥协,以至于电影的震撼性不够强烈! 最简单的例子,T国军方政府很明显是幕后Boss,这方面,电影仅仅一划而过,毕竟要考虑T国政府的面子。 沈临不准备这么干,他准备把这条明线写清楚,因此,目前的剧本时主线是高刚、方新武,副线是四国方面的交涉。 然后,剧本被打回了! 妈蛋,真憋屈! “张局,咱们不是要反映现实嘛!这要是把T国的军政府也给弄出来,肯定震撼性很强,也更能体现咱们公安缉毒警察的威猛啊!” “我就拍部电影,大不了咱们国外不公映!” “行!我改!” 奶奶个熊,大局为重! 重你老母! 现在连公安部门也觉得不应该吧T国军政府完整表现出来,只能隐射! 怪不得那帮HK导演对大陆的审查制度这么不满,想想他们在八十年代就能拍《警察故事》,你放在中国试试! 挂断电话,沈临依旧有些愤愤不平。 从冰箱里拿出两罐冰啤酒,狠狠灌了两口,这才坐下身子。 该怎么修改呢?难道按照原版原封不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