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_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洲大地皆起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六章 一洲大地皆起剑 (第5/9页)

  刘羡阳依旧闭着眼睛,微笑道:“死结唯有死解。”

    刘羡阳睁开眼,猛然坐起身,“到了宝瓶洲,挑一个中秋团圆夜,我刘羡阳要梦中问剑正阳山!”

    张山峰轻声问道:“不等陈平安一起?”

    刘羡阳双手环胸,大笑道:“别忘了,一直是我刘羡阳照顾陈平安!”

    不过刘羡阳也没忘记。

    其实从两人认识第一天起,就是陈平安在那条泥瓶巷救了他刘羡阳。

    张山峰没觉得刘羡阳在说什么大话。

    因为陈平安当年多有念叨,有个叫刘羡阳的家伙,照顾他了很多,也教会他很多。

    唯独最要好朋友的两人,关于他们少年时的相逢与离别,陈平安一字未提。

    刘羡阳突然转头望去东北方向。

    心有所动。

    刘羡阳突然说道:“我得睡会儿。”

    张山峰有些无奈,跟自己师父挺像啊。

    远处。

    一袭儒衫与一袭道袍,两位老人同时感叹一声。

    尤其是火龙真人更是感伤。

    因为当初那个远游倒悬山之前拜访趴地峰的老友,是第一个战死在剑气长城南方的北俱芦洲剑仙。

    如今北俱芦洲得知消息后,才会有此动静。

    这是北俱芦洲代代传承的古老传统。

    举洲祭剑。

    剑气冲天。

    天下皆知。

    ————

    芙蕖国那座小山头之上,陈平安安安静静待了三天,既练拳也修行。

    关于修道之人的吐纳一事,陈平安从未如此专心致志,盘腿一坐,便可全然忘我。

    时辰一到,刘景龙的那座可以抵御元婴三次攻伐的符阵,便自行消散。

    这些动静才让陈平安睁开眼。

    先前陈平安就已经脱掉了那件黑色法袍,换上了一袭普通青衫,陈平安背起竹箱,又取出了那根普普通通的青竹行山杖,走下山去。

    再次像那负笈游学的青衫读书人。

    下五境修士的清净修行,除了炼化天地灵气收入自身小天地的“洞天福地”之外,亦可坚韧筋骨,异于常人,跻身了洞府境,便可筋骨坚重,腴莹如青玉,道力所至,具见于此。跻身了金丹境后,更进一步,筋骨与脉络一起,有了“金枝玉叶”的气象,气府内外,便有云霞弥漫,经久不散,尤其是跻身元婴之后,如在关键窍穴,开辟出人身小洞天,将那些凝练如金丹汁液的天地灵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孕育出一尊与自身大道相合的元婴小人儿,这便是上五境修士阳神身外身的根本,只不过与那金丹差不多,各有品秩高低。

    这便是练气士的根骨与资质。

    所谓修道之人的根骨,便是人身小天地,承载灵气的器物,到底有多大。

    至于资质,则是走上修行之路后,可以决定练气士能否跻身地仙,以及金丹、元婴的品秩有多好。练气士修行的快慢,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差距。

    而性情一事,即是修心,最是虚无缥缈,却往往在关键时刻会掉链子,也会莫名成事。例如当初宫柳岛刘老成,何等心志坚毅,可偏偏是那情爱而生的一点心魔,就差点让这位宝瓶洲唯一的上五境野修早早身死道消。藕花福地的陆舫,更是为情所困,一甲子之内,姜尚真化名的周肥,为他那般护道,依旧未能彻底打开心结。

    再看姜尚真,似乎明明沾染更多情爱泥泞,却半点无此心魔作祟。

    皆是性情各异使然。

    至于机缘一事,则苦求不得,看似只能靠命。

    当初神诰宗的贺小凉,桐叶洲太平山的黄庭,当然还有跟陈平安很熟悉的李槐,就都属于命好到不讲道理的那种人。

    如今陈平安炼化成功两件本命物,水府水字印与大骊五色土,营造出山水相依的大好格局。

    修行一事,便快了许多。

    灵气的汲取与炼化,愈发迅速且稳固。

    所以可以说,只要陈平安愿意寻求一处山清水秀的灵气之地,哪怕留在小山头原地不动,就这么一直枯坐下去,日夜皆修行,其实都在增长修为和境界。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是修道天才,越不可能常年在山下厮混,除非是遇到了瓶颈,才会下山走一遭,静极思动,才会在研习仙家术法之外修心,梳理心路脉络,以免误入歧途,撞壁而不自知。许多不可逾越的关隘,极其玄妙,兴许挪开一步,就是别有洞天,兴许需要神游天地间,看似绕行千万里,才可以厚积薄发,灵犀一动,便一举破开瓶颈,关隘不再是关隘。

    对于一般修士来说,第三境是一道不大不小的关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