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二章义军 (第2/2页)
,为求速战速决,洪承畴亲帅大军,日夜兼程,用了七日时间,赶到西宁城外。 而,就在洪承畴离开西安之时,高迎祥与李自等一众义军,同样知道时机千载难逢,于是在凤翔聚集起来,兵分两路,一路向北,攻陇西,牵制陕西大将贺人龙,另一路为主力,由高迎祥与李自成亲自率领,一路向东,直取西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崇祯七年十一月初四,就在洪承畴刚刚抵达西宁城下之时,西向的义军已经在陇西包围了贺人龙,而另外一路主力,便已经抵达了西安西面的咸阳城下。 十一月六,洪承畴修整一日,开始攻城。于此同时,高李联军开始猛攻咸阳。十一月初十,咸阳城破。高李联军在咸阳城中大掠三日,将咸阳焚烧一空,随后东向西安进发。 十一月十三,洪承畴仅用了七天时间,便已经攻破了由乱军控制的西宁城,乱军纷纷向洪承畴投降。洪承畴假意答应下来,随后在府邸大摆宴席,等席间刚刚投降的乱军喝的酩酊大醉之时,洪承畴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一起冲了进来,将不省人事的乱军砍成肉泥。 西宁安定下来之后,洪承畴得知流寇正在攻打西安,顿时心急如焚。西安是洪承畴的根据之地,是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城,倘若西安沦陷,那么势必极大打击朝廷在西北地区的声望。 于是,洪承畴不顾士兵百里行军,连番作战的情况下,强逼士兵东进。士兵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为保持军心,洪承畴下达了四杀令,意为贪生怕死,裹足不前者,杀;谣言诡语、蛊惑军士者,杀;调用之际,结舌不应者,杀;托伤作病,以避征伐者,杀。 这四杀专门针对士兵抱怨不前,满腹牢骚。此令一处,全军骇然。行军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 高李联军十三万,携大胜之势强攻西安,陕西巡抚练国事拼死守城。联军连攻二十日,不克。 而此时,洪承畴已经抵达了陇西。陇西城下的义军,得知洪承畴已经率兵赶到,当场便怕了三分,等见到洪承畴大军的身影,哪里还有敢战的勇气,顿时丢下被包围的陇西,慌忙撤退。陇西之围立解。 此消彼长,洪承畴麾下洪兵见此状况,军心大振,人人精神百倍,连日的风尘在这一瞬间消失不见。洪承畴抓住时机,驱使大军追击二十里,俘获义军三万余人,乃还。 随后,洪承畴与贺人龙汇兵与陇西城下,共同约定休整一日,次日继续向西安奔去。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西安城下,高李二人也得到了洪承畴的消息,尤其是西路军在陇西城下,与洪军交战不到半天时间,便被洪军全军击溃,并追击二十里,大败而回之事,极为忌惮。 如果洪承畴真有如此能耐,那么他们即便打下了西安又能如何?反手便会被洪承畴所收回。但要是拿不下西安,被困在西安城下,等到洪承畴赶到,他们恐怕真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义军之中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与洪承畴正面冲突,殊为不智,不如先放弃西安,转而攻取其他小县,集聚优势,等有朝一日能够与洪承畴之洪军正面硬碰硬之时,方可再攻西安。 但,这种声音刚一出现,便遭到极大地反对,其中又以曹操罗汝才,以及老回回马守应最为激烈。在他们看来,今日洪承畴尚未到来,而义军便已经闻声而溃,那么军心士气岂不全都被消耗殆尽?日后倘若再次碰到洪承畴,又怎么会有一战之勇气?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一同将目光投向了名义上的盟主,闯王高迎祥。黑夜的雪的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