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赈灾成功  (第1/2页)
    两日后,和珅来信,请秦朝去郊外一趟,说是仿造好了一台曌车,请他去现场看看效果。    秦朝乘轿来到约定地点,竟是京杭运河的中段。    秦朝下了轿,遒劲的风扑得一身玄色外衣猎猎作响,只见和珅远远地迎上来。    “只知和大人约我在此处,没想到是此处。”    和珅颠颠衣袖眺望眼前的风景。    只见沃野千里,野草生机勃勃,运河呼啸穿过,视野开阔,气势磅礴。    “是啊,这块地压在大夏心头许多年了,从高祖皇帝在时,就想在这里开辟万亩良田,可惜呀……”    秦朝观察到此处适合种植,但因为河流水位太低,离河岸有三米之高,而水流又湍急,根本无法取水。    因为水流急切的缘故,引流也十分困难,以这个年代的技术,很容易搞成决堤。    因此即便此处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种田的也没有几户,对土地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曾有个雄心壮志的地方官,一腔热血,不顾劝阻要为民垦荒。    最后河水决堤,冲了几户仅有的房屋,花了数倍的人力财力才修补好。    先帝一怒之下将他革职,发配边疆,听说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从此之后,再也没人提这个地方。    可见若将此处作为试点,一旦成功,将举国震动,日后曌车推广的难度也大大降低。    “如果咱们没赶上,那才可惜了,和大人,风险与收益成正比嘛!”    “那是,那是!”    和珅对秦朝欣赏起来。    “秦兄随我来。”    两人丢下轿子,骑着马淌过沼泽湿地,远远来到曌车旁,已寸步难行,河水淹了小半马腿。    秦朝拉住缰绳:“周、刘两位老板不在吗?”    和珅玩笑道:“他们俩不懂,站在这儿还占地方,就先回去了。”    他抬手指向东南:“秦兄往这边看!此处往东,地势比其他地方平坦一些。”    秦朝接过话茬:“和大人的计划是,将曌车放在此处,届时再简略挖一条水沟……”    “不错!曌车通过旋转,将水从低处运到岸上,再由村民自行设置储水具,如此便万事俱备了!”    “且水可以从源头一直灌到田尾,在湍急的河水的自重下,也不必耗费人工,曌车即可运行!”    和珅发自内心笑得合不拢嘴,这是巨大的成功,巨大的利益!    秦朝同乐,但心中淡定许多,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    何况这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他不过是搬运了来,他还没有自大到居功自傲。    即使没有他,高转水车也会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诞生。    “和大人,昨夜我看了京城地图,可以安置曌车六十七台,不知多久可以做出来?”    “刘老板那边联合十几家制造厂同时制造,不出半月!”    “好!不知和大人每台要价几何?”    和珅眼神一转:“秦兄不必忧心,都从地方官收上来的赋税中扣。”    秦朝笑:“官员被吃得肉疼了,就会吃老百姓。不如这样,每台由地方官自己掏钱,也算做件好事了。”    “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