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1章 兴大狱! (第5/5页)
“你给十两,他们就敢想三十两;你给三十两,他们就敢想三百两! “不论你给多少银子养廉,都会被他们习以为常,而后私欲膨胀,总还是要在这个数字上翻个几倍的。” 樊存点头:“确实如此。那如何才能养廉?” 盛太祖正色道:“很简单,屠刀可以养廉!凡是作奸犯科、贪赃枉法的官员和胥吏,一概拉出来处以极刑便是了! “此举虽然不能治本,但却能治标。 “代代整治,便能代代清明;若是一朝荒废,积习日久,那便是土崩鱼烂、无可挽回之局了。” 樊存点头,对此时的局势有了新的认识。 当然,盛太祖所说也不能说全对,若是官员的俸禄真的低到无法维持日常生活,甚至买菜买肉都成问题,那他们也会铤而走险地去贪污腐败了。 所以,高薪养廉实际上是种种措施中的一环,先要有严刑峻法、分权监管,让贪腐更容易被发现、更严厉地被整治,然后才能有高薪养廉来确保这些官员的基本生活。 只有这三方面全都做到,高薪养廉才会有一定的成效。 这在现代社会或许有希望,但在古代社会,希望是很渺茫的。 盛太祖是一个底层出身的皇帝,对这些胥吏本就怀着刻骨的仇恨,所以才在这方面有一些矫枉过正之嫌。 但不管怎么说,盛太祖一朝的吏治是最为清明的。 很多人用盛太祖杀了贪官依旧有贪官出现来论证杀贪官无用,这显然是错了。事实上,贪官确实杀不尽,但杀总比不杀好。 后来也有类似于“养廉银”的尝试,最终的结果就是官吏都不干活了,层层雇人加码摊牌,自己当起了纯粹的剥削者。越是养廉,官吏手下雇的人就越多,甚至一个小小的县里胥吏人数都能达到两千人,而这些人因为高薪,生活水平上去了,对下面的盘剥也明显增加了。 不管刚开始设计得多好的制度,到了后期,都完全变了样。 而齐朝此时的情况,其实是更为严重的。 因为齐朝有个神奇的制度,叫做“恩荫”,官员子弟可以直接恩荫进入官场,不需要经过层层遴选或者参加科举。这确实是一种笼络士大夫阶层的好办法,让朝中官员全都对齐朝天子歌功颂德,但结果就是大量人浮于事的官员不干正事,冗官的情况愈演愈烈。 王文川变法时倒是想过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最后却根本无法解决。 毕竟要改这一点,便是与朝中的所有文官集团作对,很容易受到文君实“为与士大夫共天下”类似的怼脸。 樊存陷入沉思:“官员贪腐的情况很严重,而且冗官、人浮于事的问题也已经非常紧迫。 “甚至……这么多官员,一个个查起来都觉得有些头疼。太多了! “这怎么办?” 盛太祖冷然一笑:“这还不简单么?兴大狱! “找个大一点的由头,将朝中的官员全都卷进来!然后彻查! “查出人浮于事的,便找个理由株连,夺官去职;查出贪腐的,便斩首;若是位置紧要、暂时动不得的,就恩威并施,让他继续干一段时间! “兴几场大狱,杀个人头滚滚! “等杀得差不多了,再改革官制,将冗余的职位全都裁撤掉。然后兴科举,从平民中大批选拔官员,填上这些空缺,用于制衡这些旧党官员!” 樊存想了想:“这件事情恐怕急不得,毕竟金人还在城外虎视眈眈。若是杀得官员太多,引发朝局动荡,是不是会有危险?” 盛太祖冷笑一声:“有什么危险!一群腐儒而已,若他们真能办成事,怎么还会有靖平之变? “那些有才能的,自然是要重用,拨乱反正以正朝纲。但那些跳的欢的,一定是最为色厉内荏的! “到时候你一边让西军去打金人,一边顺理成章地以战时状态将整个京师管控起来,以武德司刺探城中情报,顺便也可查到这些官员贪腐的情况。 “不服的,杀无赦! “等在京师中杀个人头滚滚,百姓们反而要拍手叫好,齐呼吾皇圣明。 “说白了,只要你手中有刀,便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快刀斩乱麻!”青衫取醉的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