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现一奇物,智定辽东  (第2/3页)
处。    方一行至偏房处。    入目所及便是那水桶状的煤炉以及笔直摞于一处的三个煤球。    “点燃引火之物,将其放置于煤炉之内。”    许奕立身于煤炉旁,缓缓开口吩咐道。    “遵令。”    柴宝义答应一声,随即自袖摆中取出火折子。    吹燃火折子后,缓缓点燃引火之物,并放置于煤炉之内。    半刻钟后。    煤炉内用以引火的木柴彻底燃烧起来。    “将煤球置于煤炉之内。”    许奕再度开口吩咐道。    “遵令。”    柴宝义拱手行礼。    随即自一旁取出一细长火钳。    夹起一块煤球将其放置于火炉之内。    随着煤球的进入。    煤炉内的火焰徒然一枚。    一旁始终满头雾水的杨先安、徐千乘、宋元福三人见状不由得更加茫然。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神中看出茫然之色。    然,许奕不曾主动开口讲解之前。    三人纵使再如何满头雾水,也只得默默忍受。    复又半刻钟。    许奕向前两步,望了一眼煤炉内的情况。    随即伸手道:“火钳。”    “是。”柴宝义答应一声,快速将手中的火钳递于许奕。    许奕伸手接过火钳后,将其置于煤球空洞之中。    随后手掌微微用力,将其自煤炉内夹了出来。    当煤球彻底离开煤炉后。    只见那煤炉底部已然火红一片。    并散发着浓浓的暖人之意。    杨先安三人见之,无不面露诧异之色。    许奕细细打量了打量煤球的燃烧情况。    微微点头后,将其复又放置于火炉之内。    “将其搬至偏房。”    许奕放下手中的火钳开口吩咐道。    “遵令。”    柴宝义拱手行礼,随即亲自动手将那水桶般粗细的煤炉搬至偏房内。    许奕紧随其后迈步走进了事先准备好的偏房。    简单打量数息后。    许奕伸手指了指窗台处,随即开口吩咐道:“将其放置于窗台处。”    “是。”柴宝义答应一声,随即将煤炉稳稳放置于窗台旁。    待其彻底放稳后。    许奕伸手指了指窗台,再度吩咐道:“窗台之上开一圆孔,将那煤炉中的圆桶安装妥当。”    柴宝义闻言拱手行礼道:“遵令。”    片刻后。    排烟筒彻底安装妥当。    与此同时,原本略显阴冷的偏房,亦在不知不觉间暖和起来。    察觉到这一点的杨先安三人不由得再度对视一眼。    那积攒多时的‘雾水’使得三人皆难受异常。    早已察觉到这一点的许奕嘴角微微上扬。    随即不在吊着杨先安三人。    伸手一指煤炉缓缓开口介绍道:“此物名为煤炉,其用途你等三人已然见到,孤便不再多言。”    “煤炉内燃烧之物名为煤球。”    “此物若以现状燃烧,可燃两到三个时辰之久。”    “在此期间,百姓可用煤炉做饭烧水。”    “然无论是做饭也好,还是烧水也罢,皆不会影响其燃烧时间。”    话音落罢。    杨先安三人不由得张大了嘴巴。    不待三人求问。    许奕微微一顿后,伸手指了指位于煤炉下方处的一婴孩巴掌大小的圆孔。    “若是将此处堵住,只留下一小孔用于换气。”    “则煤球依旧不灭,且可持续燃烧六个时辰之久。”    “若以此法,两枚煤球便可保一偏房整日暖和。”    许奕缓缓开口介绍道。    此言一出。    杨先安三人脸上的震惊之色已然浓郁至无法言喻之程度。    “此......此物若于辽东之地,定......定可解辽东百姓之危。”    杨先安定了定神,满脸坚定不移地缓缓开口说道。    “此物......此物若用于军中,则......则可大大减少冬日损耗。”    “且......且此物极其便携,燃烧时间更是不输于木炭。”    “此......此物当真是一大利器啊。”    陷阵营曲长徐千乘紧随其后地满脸感慨道。    “敢问王爷,此煤炉造价几何?煤球造价几何?”    与杨先安、徐千乘二人不同。    宋元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稳住心神后,一开口便是询问煤炉、煤球之造价。    许是身处之位不同,三人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