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6章 四千万的飞行程序......错了! (第3/4页)
“我看现在这情势,即便是我最保守的估计,未来十年国内民航都会处于飞行员紧缺的情况。”刘敏学语重心长道:“现在去别的航空公司挖人的价格可能还算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以后挖人的价格会越来越高,除非是急缺,否则从别的航空公司挖人的效益已经不太高了。航校学员才是相对而言成本又低,长远收益更高的选择。” 徐苍沉默不语,实际上刘敏学还是估计得太保守了,至少据徐苍所知,未来十五年国内飞行员都会很紧张,一直到二十年后情势也扭转过来。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而且,刘敏学确实说得在理。徐苍记得后面挖机长的价格越来越夸张,甚至后面达到了千万级别。另外,从别家航司挖人总归是不太光彩的事情,容易被别家记恨上。 虽说同为航空公司,只要体量差距不是很大,倒也奈何不了谁。但谁会皮痒觉得自己树敌太少? 徐苍啧啧嘴:“可刘主任,我听你的意思,你的话现在在航校也不好使啊。”….刘敏学脸上掠过一丝尴尬:“没办法,抢人抢太凶了。尤其是三大航,我听说那三家的高层都过问了,有的甚至亲自去了航校,这面子我们可比不了。” 徐苍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顿时也开始为难起来了。这飞行学院的人全给三大航抢完了,剩下来的数量本来就不多了,还都是些资质平庸的。就这些,春夏航空还得继续跟除三大航之外的别的航空公司抢,这难度实在是有些太高了。 “我们跟航校合作,定向委培呢?”徐苍问道。 “不行,航校受限于飞行教官和教练机的数量,能够培养的学员数目大致是不变的。现在是学员的卖方市场,定向委培的利润不高,航校不可能扩充定向委培的数量的。定向委培的名额都已经订到三年后了,哪里还有我们的事情?” 航空公司定向委培对于航校来说算是旱涝保收,那航校收取的费用自然要低上一些。而航校自己培养,虽说有市场评估,大概率不会出岔子,但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出了问题,航校是要赔钱的。如此一来,在第二种航校自培上,航校由于承担了一定量的风险,那后期卖给航司后收取的费用就要高一些。 以前航司定向委培和航校自培是保持着一个相同的数量比,以便分担风险。可现在飞行学员不愁卖了,航校肯定更愿意自己培养,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如此一来,航校此后扩充飞行教官队伍和教练机数量下所增加的学员培养人数都会加到自培范围内,而非分部分给航空公司的定向委培。 这么一看,价格更低的定向委培肯定是香饽饽了。而且,航校跟航空公司签定向委培合同经常是好几年一签。航校又不愿意扩展定向委培的数目,已经签了合同的航空公司肯定也不愿意放手,那春夏航空根本就没有机会。 基本上,定向委培的市场比航校自培的市场还要固定,基本就不用考虑了。 “现在公司内的飞行员储备还算足够,但是我觉得你应该不是那种期望稳扎稳打的类型吧。想要公司快速发展,这后备力量跟不上,将会是一大制约。” 此前徐苍主要从木华航空挖了不少,还有零零散散的一些成熟飞行员,比如关家兄弟,另外最多的就是跟随那二十架arj21而来的机组了。 但是,arj21这个飞机太特殊了,那些机组人员基本就定死在arj21了,不能平移到别的机型上,除非公司愿意付出巨大的改装费用。 现在春夏航空有二十架arj21,三架737-800,还有两架737-900,另外波音还欠着徐苍一架737-900。 可能是鉴于徐苍交出1566飞行数据记录器上的行为,波音公司除了按着协议要求出让部分航材的正版授权外,还将此前允诺的另外两架737-900的其中一架提前交付了,最后一架听说也在近期内交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