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7章 从幕后走到台前 (第1/2页)
当然了,相比于删繁就简,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一蹴而就了。 甚至于别说是建立起被广泛接受的秩序了,就是在纷繁中建立起一般性的规范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毕竟很多时候秩序的建立要做的事情不是对纷繁的事物求最大公约。 而是将纷繁的东西抛在一旁,找到另一套更为高效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很多时候都要追本溯源。 敢于重走回头路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而能走出另一条不同的路则需要能力。 有勇气的人并不少,但有能力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这一理念,林灰只是默默放在心中。 因为在未拥有与之比肩的实力之前,这种说法只会被人当作大放厥词而已。 但林灰相信终有一日他会将自己所秉承的理念落到实处。 …… 除了涉及到未来的道路以及设计理念这些,伊丽莎白·妮诗倒是还和林灰聊了很多。 包括但不限于一些伊丽莎白·妮诗职场遭遇以及过往开发经历的一些趣事。 这些琐碎而繁杂的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和伊丽莎白·妮诗吃完晚饭之后。 林灰就同伊丽莎白·妮诗互相道别了。 在此之后,林灰收到了胡欣的消息。 胡欣是前几天《数字青年》采访林灰的记者的带队人员。 胡欣称她已经写好和林灰之前采访有关的初稿了。 不过为了定稿的严谨性。 她打算再对林灰进行一下回访。 额,回访么?? 尽管林灰觉得没啥回访的必要。 不过上次采访的时候。 胡欣声音清雅、言谈得体。 再加上不错的颜值以及不俗的气质。 胡欣给林灰留下了的印象还不错。 而且《数字青年》终归也是官媒。 林灰也没道理对官媒的记者推三阻四。 因此,林灰略作思忖,还是答应了胡欣关于回访的这一要求。 看到林灰答应了接受回访。 胡欣心中的一块大石才悄然落地。 事实上胡欣此前也觉得没啥回访的必要。 毕竟她上次对林灰采访就已然涉及到林灰的学业、事业、家庭等好几个方面了。 尽管问题涵盖了方方面面,但对于这些不同方面的问题林灰当时都做了相当详细地回答。 尤其涉及到学业上的一些容易引发争议的选择林灰也做了客观翔实且具有说服力的陈述。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上次对于林灰的采访就已经是相当系统而全面的了。 对于林灰回答的内容,胡欣也通过一些手段侧面加以印证了。 在拥有系统且可靠的全面采访的情况下,想要在此基础上出报道内容其实并不是很难。 甚至如果是偷懒的话,仅仅是依靠林灰的受访内容记录适当编辑就能轻松交差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胡欣此前几乎没怎么费工夫就轻松搞定了初稿的撰写。 如果是别的采访对象的话,在已经搞定初稿的同时。 定稿无非也就是初稿润润色就能顺利搞定了。. 虽然有时候偶尔会因为新获取的信息,要对初稿进行一定的修改。 但这基本上也会遇到什么太费劲的事情。 毕竟一般从写稿到最终定稿也不过才两三天时间。 两三天时间能出现什么变动比较大的新信息? 因此很多时候即便是因为一些新信息要对之前的稿件进行一定的修改也不过是小菜一碟。 但涉及到林灰,情况则完全不一样了。 在林灰这两三天时间不但是出现了变动比较大的新信息。 甚至一些新消息还是具有颠覆性。 胡欣也时常在想,为什么到林灰这情况不一样了呢? 思来想去,胡欣觉得是因为林灰过于优秀了。 作为中青旗下的一名记者。 胡欣平时的工作少不得要接触到很多青年受访者。 在这些青年受访者中自然也不乏优秀的人。 然而过往的这些杰出青年虽然很优秀。 但胡欣过往接触的这些青年在经历的传奇性这方面跟林灰相比完全是没法相提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