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章 围攻燕京 (第2/2页)
第一阵当由左厢兵马来打。 卢俊义在卢沟河五里以外下寨,并派处大量兵马沿河巡逻,免得郭药师半夜劫营。 呼延灼接到了卢俊义中军议事的邀请,便带着王文德和杨温两位参军一起前往中军大帐。 卢俊义请三人先在帐中坐下,随后道:“呼延将军,我部兵马方才来到燕京,风尘仆仆。 军士们疲累不堪,难以为继。 我看攻打燕京的第一战,还是应该有左厢兵马来打。” 呼延灼并未拒绝。 “卢帅放心,明日便由我亲打头阵,攻击燕京东门。 定然不负众兄弟所托。” 第二日,卢俊义将兵马开到南门之外,帮东门的呼延灼打打佯攻。 呼延灼登上将台,号旗招展。 命曾涂为先锋,率部攻打东城门。 宣赞领弓弩手进行掩护。 城外战鼓雷动。 炮军架设好了攻城武器,开始对城头进行压制。 十数发巨大的石弹扑面而来。 大部分都打在了空处。 只有一个命中了一位常胜军军士,将其打的四分五裂。 攻城武器的目的不在于杀敌,而在于攻破防御工事,震慑敌军心神。 为步军攻城提供掩护。 但是常胜军中都是久经战场的老兵。 区区几发石砲还吓不倒他们。 步军扛着大盾,车营推着盾车,众军掩护弓弩手缓缓上前,来到离城墙三十余步的距离。 这个距离很有讲究。 离城墙不远,但是城上的檑木滚石又砸不到。 梁山弓手练的最多的就是三十步靶。 大部分都能做到三十步之内百发百中。 他们在战车和步军大盾的掩护下开始对城墙进行火力压制。 常胜军并不是怂包,在郭药师的命令下纷纷开始举弓还击。 城墙上的常胜军只要探出头去,有的人还来不及瞄准开弓就会被数支十分粗大的箭矢射中头颅。 而城下的梁山弓手因为有盾车和步兵的掩护,基本磨平了地形的劣势。 双方一顿对射,郭药师才发现梁山军士的箭法十分厉害。 梁山弓手每天都要进行射击训练,除了外出征战之外,全年无休。 一直从新兵入伍开始,到加入上军,中间至少要花上两年。 现在的上军弓手至少都有三年以上艰苦的弓箭训练基础。 大部分人都能箭箭命中要害。 有个别箭法十分精准的,开弓就只射敌军的眼睛。 对方带着面具也没用。 常胜军军士的箭法也不差,却也做不到每一箭都射中对方的面门。 更何况梁山弓手的头盔还有用来防箭的铁斗笠。 斗笠呈穹形结构,里面还加装了经过反复压紧的棉片最里面是减轻箭伤的丝绸。 虽然比起扑通步骑兵头盔来说重了一些,但防箭能力却也强出了不少。 常胜军的还击本就不够激烈。 大部分箭矢还都落在了坚固的胸甲和专门挡箭的头盔上。 常胜军用的弓小,箭也小,齐军用的弓大,箭也大。 对方中箭了以后跟没事人一样继续还击。 自己的兵马一中箭,只要不是命中四肢这种无关紧要的部位,立刻就会失去战斗力。 郭药师正想通过城墙上的观望口往下看一眼。 却没想到脸刚刚凑到观望口旁边,便有一只箭顺着观望口射了进来。 直接插进了他身后军士的大腿。 那军士也够狠,一咬牙,直接将齐军射来的狼牙箭折断。 随后拿刀割开裤腿,咬住手巾,自己动手把箭头剜了出来。 郭药师眉头紧皱,不能再这么对射了,就算把齐军放到城墙上打混战也不能再这么打。 “传我将领,不要还击!都拿起刀枪躲在女墙下面,等待敌军攻上来,再跟他们厮杀。” 郭药师命令一下,众军纷纷松了口气。 他们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就这么送死。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