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四十章 诱饵 (第2/2页)
人打的屁滚尿流。 还有一部分辽军都追杀到了山寨附近。 光我们下山去收拢尸体都埋葬了数千具。 现在招安到宋军去,我真的害怕宋军再败,到时候将我们弟兄全部搭进去。” 宋江却道:“上次战事我也了解过,据说是因为天气恶劣,打乱了官军的阵型。 才让辽人有机可乘。 正面打起来,谁嬴谁输还不一定。 更何况朝廷已经重视了起来,这次增派到了二十万大军。 肯定是万无一失。” 晁盖摇了摇头:“不不不,战争哪有万无一失的。兄弟不必再劝,我意已决。” 宋江叹了口气,告退之后转身出了房门。 这些年过去,晁盖年纪渐渐大了,变得万事求稳,不愿意冒险。 战争固然没有万无一失的打法,但风险往往是和回报成正比的。 此刻正是建工立业之时,晁盖却一心求稳。 如此怎能成就大事? 宋江出了房门,转身便去到了吴用的房间。 将自己追出去以后,跟刘光世刘光国的一切交谈都告诉了吴用。 想请他帮自己想个办法。 吴用沉吟片刻:“哥哥不必操心,两日后自有分晓。” 两天时间平静的过去了。 又到了下山巡逻的日子。 原本要在今天下山的催命判官李立忽然觉得肚子不舒服。 于是便找到了刘唐,让他跟自己换换班。 等轮到刘唐的时候,李立再去替他。 临时换个班也算不了什么。 刘唐根本没有多加考虑,当时便答应了。 他临出门时,却在门前的寨墙上看到了吴用。 刘唐问道:“吴教授今天怎么想起来出来看风景啊?” 吴用笑道:“我看的可不是风景。” 刘唐顿时升起了一丝好奇,当时便上到台上。 朝着吴用目光所视之处看去。 “明明就什么也没有啊!” 吴用道:“好了,不与你戏耍了,我前天接到探子来报。 说有一批运粮的车队前些天从咱们山寨东北方向过去了。 他们当时离得又远,人也少,不方便下手。 等回来禀报时,哪运粮队也走远了。 于是我就想着,这运粮队会不会再来一次。 公明哥哥下山借的粮草也所剩不多了,若能再添些粮草自然是好的。” 刘唐问道:“探子可看到了运粮队插的是哪方的旗帜。” 吴用摇了摇头:“对方并未插旗。” 刘唐一番思索。 这里是河北,大宋境内,运输队十有八九是宋军的。 也好,若是让我遇见了,定将他劫夺下来。 断了这些人的招安之路。 “刘唐兄弟?刘唐兄弟?” 吴用看刘唐愣住了,便开口问道:“刘唐兄弟在想什么?” 刘唐笑道:“没什么,学究接着看吧,我得下山去巡逻了。” “刘唐兄弟路上小心。” 吴用满脸堆笑,步步相送,直到将一众人等送出山寨这才返回。 刘唐从吴用口中听说了运粮队的消息,下山之后便直接东北方走。 他走了二十余里,已经接近中午。 众人正打算找个地方歇息,吃点东西再走。 却听一个喽啰喊道:“头领,你看那边。” 刘唐循声望去,却见远处林子里真的有一只车队在树下休息。 驴车上装的全是一个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 只是押车的人好像不是宋军。 一众人等尽皆髡发,额前有两条细细的小辫子。 身上穿着左衽圆领长袍。 每个人腰间都挂着弓箭。 “这帮人肯定不是汉人。” 汉人有习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轻易不敢毁伤。 髡发对于汉人来说甚至是一种相当严厉的刑罚。 这帮人全员髡发左衽,是明显的胡人打扮。 “头领,那些人都是契丹人。” 说话的喽啰是河北本地人氏,晁盖一伙搬到抱犊山之后才加入的山寨。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因家乡离辽国很近,平时和契丹人也有些往来。 一眼就看出了对方的身份。 “契丹人,难道是辽国的运粮队。”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