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军前线溃败 (第2/2页)
因为童贯已经传下令去,宋军将士不得杀戮辽国一人一夫。 此时只要还击就算是犯了军法,到时候死路一条。 耶律大石看宋军竟然真的挨打不还手。 顿时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打了一辈子仗,也没见过这样的。 不过战场可不是打擂台。 还将就一招一式对攻,有各种规则束缚。 耶律大石冷哼一声。 你不是不还手吗?不还手我就打死你。 “来人召集一万马军,随我从后阵离营。 命弓箭手继续放箭,不要让宋军察觉到我军的动向。” 宋军受制于军令,只能挨打不能还手。 憋屈不已。 杨可世立刻将消息传递回了后方大营,老种经略处。 种师道闻言顿时大骂:“都是一群傻子,两军交战,打起来了哪有束手就擒,坐以待毙的。 让前线给我还击,朝廷责罚,老夫一力承担。” 种师中也道:“圣上和童太师也真是的,整天都在想些什么? 要是真能兵不血刃就和平收复燕云,和冼他们早就吃现成的,坐着就把功劳给拿了,还要我们来干什么?壮声势吗? 兄长,我看前线情况不容乐观,我们也得早做准备。” 老种点了点头,当即便调兵遣将准备支援。 前线,杨可世得了老种的担保,这才敢放开手脚作战。 此时,却看辽军营中号旗挥舞。 后方有大量烟尘升腾而起。 杨可世道:“这必是辽军阵后有大量马军行动,准备离开正面,往下游处寻找浅滩渡河。 得有人去拦住他们。” 他自己要在正面指挥,只能让种师道派来支援的泾原路主将赵德前去下游阻止辽军渡河。 赵德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率领马军飞速离开。 可他毕竟动的晚了一步。 当他赶到预定地点时,辽军的数千马军已经成功渡河。 赵德是老将,知道形势不妙,河边可能守不住了。 于是便带人回来。 杨可世见他回来的如此之快,心中生疑,便问道:“为何回来的如此快,难道是辽军去了上游。” 赵德却说:“我到的晚了一步,辽军已经渡河,此处守不住了,咱们赶紧撤吧!” 杨可世闻言大骂道:“你这匹夫,枉食君禄,一打仗就知道往后撤,如何能够杀敌报国?” 赵德年纪不小了,早就没了年轻时候的冲劲,杨可世这么骂他他也不生气。 只说形势所迫,不得不撤。 杨可世可不听他的。 “我才是前军统制,你要是不愿意去阻挡辽军,那咱们就换换,你在这里坚守,侧翼我去抵挡。” 说完他便率领马军再度出发。 耶律大石度过了白沟河,亲率一万马军突袭宋军侧翼。 刚跑了没多久,却见一员宋将领了不少兵马前来抵挡。 他放眼一看,感觉对面的宋将有些眼熟。 “哈哈哈,这不是被我追杀百里的手下败将吗?还敢到我这里讨死。” 杨可世道:“上次乃是误中汝之奸计,今天便叫你看看我的厉害。” 两军发起冲锋,转眼间就变成了混战。 辽军精锐,武艺高强。 人数众多,装备精良。 杨可世人少,手下的宋军跟辽国契丹精锐还是有一定差距。 转眼便被耶律大石左右包抄围在中间。 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耶律大石见杨可世武艺高强,一个人率军在阵中冲杀,已经有许多精锐死在了他的抢下。 他便取出雕弓,拉成满月。 一发铁蒺藜箭直冲杨可世射去。 杨可世毫无防备,被这箭直接射中胸口。 还好他甲胄防御性强。 箭簇只是入肉半分。 却也吓了他一跳。 耶律大石见这一箭未曾建功,便不再放冷箭。 亲自率人杀进阵中。 杨可世自知此战已败,只能率军突围而去。 一路连杀数十员辽国精骑,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他带兵冲破了包围,往老种经略的驻地逃去。 正面赵德的部队也守不住白沟桥,一片溃败,只能往后方奔逃。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