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六章 耶律大石 (第2/2页)
军是宋神宗之后西军新出的一种军阵。 由原本五军之中挑选精锐组成,负责机动策应,随机应变。 众人跟随老种回到大营。 又在老种大帐之中开了个小会。 种师中叹道:“童太师今天命令众军不得杀戮辽国一人一夫,又名士卒不得擅自越过边境。 这种命令会十分打击我军的士气。” 王禀也道:“此次征战,我总有种凶多吉少的感觉,每一步行动都要听从朝廷的指示,到了紧要关头,怎么跟得上事。” 老种传下命去,让各军将领暂且听从童贯所下的命令,但邻敌之时,也要懂得随机应变。 辛兴宗的西路军也依驻到了西北方的范村。 两军开始在辽宋边境散步招降文书。 与此同时,金国虽然没有了进一步的军事动作。 却不代表他们这段时间什么都没干。 金军在辽金边境厉兵秣马,随时准备杀进燕云。 原辽西京大同府。 负责守卫此处的金国宗室将领完颜娄室也打败了前来援助辽国的三万西夏军。 粘罕去齐国招揽失败。 可金国的目标却不止一个。 还有另一个使节,一起出发,从大同南下,直接到了晋国。 田虎听说女真金国来使,也不敢怠慢,连忙命人请他到宫中相见。 此人是一个投靠了金国的契丹人。 刚一见面,他就表达出了金国皇帝阿骨打希望晋国称臣纳贡之意。 当然开出的条件要比陆阳差不少。 毕竟齐晋之间还是有实力差距的。 金使只答应保留晋国的自主权,宋朝攻打晋国的时候,金国会派兵讲和。 而晋国要尊金朝为宗主,年年纳贡。 田虎本就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本身对投靠金国并没有什么心理上的不适。 只是觉得这样的条件不符合他的预期。 虽然不想答应,却又不敢明着拒绝金使。 现在的金国如日中天,眼看着就要接替辽国,统治华夏北方。 田虎已经得罪了宋朝,再得罪金国,他就是死路一条。 只能先让金使在役馆中暂歇,推脱要考虑几天再做决定。 他将事情告诉了麾下几个核心人物。 却不想乔道清,孙安和房学度等人纷纷反对。 几人已经摆下话语,誓死也不给番人当狗。 田虎不能没有这几个核心属下的支持,于是只能婉拒金使的要求。 不过金使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给双方都留了个余地。 只要田虎将来改主意了,也可以随时遣人到金国。 金国皇帝等着他的奏表。 一个月过去了。 宋军在边境的招降收效甚微,只有一些活不下去的饥民愿意前来投奔。 童贯还是没有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各军将领都看不懂他到底在想什么。 接近月底。 西路军前军统制杨可世突然接到了一条消息。 一个涿州百姓星夜赶来,诉说涿州百姓有归顺大宋之意。 只要宋兵一道,百姓们便会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他在边境许久,好不容易等到了立功的机会,哪能轻易放过。 他立刻清点了五千精骑,准备前往涿州受降。 不想这一去便掉进了辽军的陷阱。 辽军在涿州也有兵马驻扎。 便是辽朝宗室将领,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辽朝最后的名将耶律大石。 他现在身为西南路都统制,率领两千由奚人和契丹人组成的马军驻扎在涿州新城县。 听说宋军在边境招降便心生一计。 先命一人假扮涿州百姓前去宋营献降,随后率领本部兵马在前往涿州的必经之路上布下埋伏,等宋军上钩。 计策很简单,但宋军就吃这一套。 杨可世麾下五千兵马轻装简行,飞快往涿州奔去。 没过半天就到了兰甸沟。 而此处正是耶律大石埋伏之处。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