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六章 清溪县危在旦夕 (第1/2页)
尚书王寅逃回了清溪县,当朝禀告歙州战事。 方腊见报大惊,立刻召集文武两班群臣商议。 “汝等众卿,皆受官爵。同占州郡城池,共享富贵。今日宋军兵马席卷而来,已至清溪大内之外。 该当如何御敌。” 左相娄敏中启奏道:“今宋军兵马,已经侵入内苑,宫廷难保。怎奈兵微将寡,陛下若不御驾亲征,恐军士们不肯尽力向前。” 方腊深以为然。 当即传下圣旨“命三省六部,御史台阁,枢密院,都督府护驾。二营金吾,龙虎,大小官僚,都跟随御驾前往决战。” 娄敏中又道:“光是这样,还是不够。 宋军攻城之时,必然大肆杀戮。 请陛下先将城中百姓移往深山,免遭战火荼毒。” 方腊闻言,便点头道:“丞相所言甚是。” 娄敏中再讲:“大内兵马缺少,且请陛下调太子率兵回防。” 方腊连道:“丞相不必一一启奏,你的一应需求,朕皆应允,许你便宜行事之权,丞相的话,便是寡人的话。” 娄敏中拜谢:“谢吾皇信任。” 他得了方腊便宜行事之权当下便开始大肆布置防务。 首先,先将御林军兵马分为两部。 一部分由皇侄方杰和御前护驾教师贺从龙带领,共两万兵马,多是步军。 固守清溪大内。 剩下的一万人,立刻准备车马船只,将城中的百姓送到清溪县背后的大山之中,主要是帮源,祥桐方向。 另外派人骑快马,速速前往乌龙岭,调大太子方天定至少带领四万军马返回。 方天定带兵返回后,需要命一员大将带两万兵马入城防守,剩下的兵马由他自己带领,到城外下鞍岭上驻扎。 下鞍岭依山傍水,建造营寨,固若金汤,也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更是可以和清溪县互为犄角。 让刘镇大军在攻城之时也得时刻注意侧翼的安全。 而且此事宜早不宜迟。 虽然乌龙岭比起歙州离清溪县要更近。 但是信使往来也需要时间。 方天定一定得在刘镇大军包围清溪之前赶回来。 当时下了朝,娄敏中立刻就派人去乌龙岭传令。 那信使带着圣旨,骑上御苑中的快马,出城门,直奔乌龙岭而去。 却说方天定和陆阳两军正在桐庐县前围困宋军东路人马。 全然不知宋军已经分兵出去,突破了歙州防线,马上就到清溪县下。 当信使来时两人才大吃一惊。 没想到方腊的宫廷所在已经危在旦夕。 刘镇大军的出发时间就是杭州陷落到桐洲岛被夺之间。 当时两军的探子都没能触及桐庐县,自然也不会知道宋军的具体动向。 方天定拿着圣旨来找陆阳辞行。 “齐王殿下,今宋军犯我内苑,侵我宫廷。 国运安危只在旦夕之间。 我须得速速返回,救援父皇。 特来此处,想齐王辞行。” 陆阳从方天定手中结果了圣旨,看完之后才知道事情又多严重。 刘镇带着四万兵马已经打过了昱岭关和歙州。 而清溪县只有三万守军。 方天定要是不回防,清溪县万万是守不住的。 只是陆阳实在是有些信不过南军的战斗力。 先前他还只是从战报之中间接的了解过南军是什么情况。 经过这几天的共同战斗。 他充分了解到了这支部队的局限之处。 指挥混乱,训练不足,士气低迷,兵无战心,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水平不一定能比厢军要高,连晁盖手下那些训练有素的山寨匪兵可能都比他们厉害。 先前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江南大片疆域。 可能只是因为人数比宋军多的多,几次大战投入兵力的数量都有宋军的十倍以上,而且宋军的厢军战力却是不堪。 南军能抵抗西军的地方,就是地形。 说白了就是乌龙岭和昱岭关两地。 现在虽然乌龙岭还在南军手里,但昱岭关已经被突破了。 方天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