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二章 宋军分兵 (第1/2页)
方天定说到做到。 在齐军大营用过晚饭之后,回到自己营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写奏折,并派人连夜送往清溪县,请方腊运粮。 信使翻山越岭,一日一夜,终于来到了睦州。 方腊在睦州歙州都有行宫。 大本营却放在清溪县帮源洞。 那里是他起家的地方,轻易不能改动。 驻守睦州的右丞相祖士远得知齐军来援的消息以后大喜过望。 亲自骑上快马,带上方天定的奏折前往清溪县面见方腊。 他赶到清溪县时,刚好遇上早朝。 祖士远出列奏道:“启禀大王,这里有前线大太子奏折一封,请大王御览。” 众人听闻方天定来折,于是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守卫乌龙岭,难道是乌龙岭出了问题?” “那西军真有如此骁勇。” “别猜了,等会就知道了。” 方腊也是心事重重的打开奏折,可没过多久便喜笑颜开。 “好啊!好啊!陆阳不负仁义无双的名声。 于此等危难之际,不远千里,举兵来救。 寡人这姻亲没有白结。”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原来是齐国大军不远千里前来相助。 “哎呀,这回可算好了。早就听闻齐军战力无双,打宋军就没有败过。 有齐军相助,当是无忧了。” 有一部分人却不这么想。 齐军自己的地盘就接近大宋腹地。 宋廷在齐国周边陈兵近二十万。 齐国就算要来,也抽不出多少兵力。 更何况江南离山东千里之遥,中间全是宋军的地盘。 齐军孤军深入,岂能久战。 打不了多久,肯定就会回到山东修养。 到时候还得看吴国自己。 众人心中各有各的想法。 方腊却已经同意了方天定请粮的要求。 命祖士远从睦州往乌龙岭运送二十万石粮草,专供齐军所用。 齐军训练量很大,伙食必须充足。 宋军吴军以及其他几方兵马每个士兵每天大概也就消耗两斤粮食。 而齐军一人每天至少要消耗三斤以上,个别饭量大的会接近四斤。 当然这是在没有额外脂肪补充的前提下。 如果有肉食,粮食的分量会减少不少。 徐宁和史进两军之中还携带了大量战马,也是耗粮大户。 哪怕如此,二十万石粮草也够前线的齐军敞开了吃上两三个月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粮草很快转运到了乌龙岭。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送到齐军大营,那就是方腊一方玩的一点小心思了。 王禀却是一个防守战方面的天才。 这些天,齐军将自己带来的飞楼、云梯、弩炮和抛石机全部卸了下来,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却都被王禀轻易击退。 攻城兵器损失也十分严重。 眼看着冬月已过,春天到来。 持续十余天的攻城战始终没有进展。 桐庐县就像是一面水泼不进,针扎不透的铜墙铁壁。 若说齐军主攻的两面城墙还算是打的有来有回。 吴军负责进攻的两方却连城门都没有摸到过。 刚刚冲到城下六十步远就被宋军雨点一般的箭矢给射了回去。 王禀将弓弩手分为三组,间隔射击,火力连绵不绝。 吴军弓弩手跟西军差距极大,两边对射,吴军根本就还不了手。 远程被完全压制,步兵就不可能硬顶着西军的箭雨攻城。 这十余天打下来,宋军损伤不过百,吴军倒是被宋军射死射伤了近千人。 另一边的梁山兵马伤亡也不少,轻伤五百余人,重伤七十余人。 阵亡三十人。 不过战果也是颇为丰厚,杀死杀伤宋军至少接近七百人。 甚至凭借着攻城兵器的优势短暂的登上城头。 只是没过多久,便又被王禀亲自带人给顶了回去。 还把梁山的飞楼全部焚毁。 让梁山再也没办法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