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四章 进军桐洲岛 (第1/2页)
陆阳拿下了杭州城便命人将先前关押的袁太公一行给放了。 众人还不敢相信。 他们在齐军大营里好吃好喝了两三天,还被人恭恭敬敬的送了出来。 江南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军队。 在他们的印象里,兵匪就是不分家。 甚至有的兵还不如土匪。 土匪一般都不会干灭门绝户的事,乱军一过,那才是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 众人回到富阳县后,与乡民提起此事,乡亲们还不信。 他们还硬着脖子说道:“不信是吧,过两天齐军就打过来了,让你们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富阳小县,无甚险阻。 齐军水陆并进,兵临城下。 县令直接开城投降,不做抵抗。 陆阳称善,留兵一千驻守,其余兵马沿江而上,直扑王禀大军的后路。 吴军撤出杭州城后,便在方腊的命令之下,在乌龙岭与桐庐县之间布防。 桐庐县毕竟也不是什么坚城要塞。 厉天闰带人守了十天不到就抵挡不住,撤回了乌龙岭。 此时的乌龙岭上聚集了乌龙岭本地守军,方腊从清溪县派来的援军,与方天定从杭州带回来的本部兵马。 林林总总加起来得有五万余人。 可岭下的宋军人数更多。 宋军出征之时,实数十五万人。 哪怕现在经过了数月的战斗。 宋军死伤惨重。 还先后经历水土不服与瘟疫的洗礼。 也依旧有十万大军。 齐吴两军加在一起,也就勉强和宋军数量持平。 两军之中还有大批量的水军,若是不打水战,他们几乎是排不上用场的。 宋军数量更多,而地势不利,双方实力几乎不相上下。 却说王禀知道杭州陷落以后,立刻派遣韩世忠和马公直、杨惟忠等人赶回桐洲岛。 恢复桐洲岛水寨。 并给韩世忠一万水军,杨惟忠马公直各一万步军,令两人死守两侧江岸。 将杭州方向来的齐军堵在桐洲岛前。 保护大军后方的安全。 同时前线也不放松,加紧猛攻乌龙岭。 但是乌龙岭上,方天定一行明显能感受到攻击的烈度降低了。 只是因为他们的探马无法下山查探,无法得知陆阳亲自率领大军前来助战的消息。 而宋军也不会好心的告诉南军,他们的援兵到了。 杨可世和姚平仲回到宋军大营以后,先没有去见刘延庆和童贯,而是告诉了王禀两人在杭州之时的遭遇。 王禀闻言,气得火冒三丈。 差点要提刀去找刘延庆算账。 索性被两人劝住。 这才没有发作。 不过门下众将听说了两人的遭遇之后,对于刘延庆和童贯的不满情绪愈演愈烈。 却说韩世忠领军回到了桐洲岛,和杨惟忠、马公直并立三处下寨。 再将铁索架起,阻挡梁山水军。 陆阳命大军水陆并进。 几天时间便开到了桐洲岛前面。 韩世忠望见梁山水军气象,不由得吃了一惊。 那连绵不绝,樯橹不断。 尽是高大战船。 人马雄壮,士气高昂。 全是精锐甲士。 他们三人这三万兵马虽然依寨固守,却不一定是齐军的对手。 三人当下便命各军将士坚守原处,不得随意出战。 只等梁山来攻。 梁山大营之中。 许贯忠来找陆阳商议对策。 “大王,我军虽然一路进展神速,如烈火燎原。 但毕竟是兴师远来,不可持久。 六百余条大小船只,不仅要运载五万兵马,还有军事物资,攻城兵器,能携带的粮草,只有不到两个月。 咱们来的时候就花了十天时间,打润州水寨,陷杭州城,又有十余天。 算算返程需要的时间,我们只剩下二十多天的时间能用了。 若是不能再二十天内解决宋军。 我军就会面临粮草不足的情况。 不得不撤军回山东。 且不说我军不会纵兵抢粮,就算会。 此地被吴军宋军抢掠了如此之久,百姓们的生活已经是十分的困苦。 今年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想抢粮也无粮可枪啊!” 陆阳扶了一下额头。 “杭州城中的存粮有多少?” 许贯忠道:“我刚刚审问过杭州城的粮官。 据他所说,杭州城储存的粮食一直在往前线运,大部分都送到了桐庐县。 留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