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七十七章 唯一的一条出路 (第2/2页)
杜壆摇了摇头:“不瞒道长,我原本以为自己可以留在晋国,根本没做下另投别处的打算。 如今要去哪里,正是头疼之事。” 乔道清见杜壆如此说,便将声音压低。 “杜将军,英雄好汉,不愁没有用武之处。 这里不行,还可以到别处试试。 比如西夏,大辽?” 杜壆闻言,断然拒绝:“杜某岂会屈身以事夷狄!道长莫要再言!” 乔道清笑道:“我只是试你一试,杜将军果然是个大丈夫。有气节。只是如此一来,你能去的地方就不多了。 杜将军可有降宋之心?” 杜壆道:“我若要降宋,在西京之时便降了,何苦等到今日。” 乔道清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你就只能去齐国了。 齐国立足山东,虎视中原。 齐王陆阳英明神武,百战百胜,颇有进取之心。 杜将军到了彼处,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只是齐地与我晋国之间,隔着河北。 彼处有大量宋军驻扎。 凭借将军手中着几千残部,恐怕难以成功抵达山东。” 杜壆道:“道长如此说,应该是想好了办法吧。” 乔道清点了点头。 “不错,不过这办法,还得落在孙安兄弟头上。” 孙安也迷惑了。 这里面怎么还有自己的事。 乔道清说:“殿帅府的库房之中,不是存了很多宋军的战袍和号旗吗? 反正也用不上了,不如给杜将军的部下换上,让他们伪装成宋军,神不知鬼不觉的去到齐国。” 孙安也道:“道长妙计,伪装成宋军,暴露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现在各处都在调兵打仗,就算有一只兵马在河北行军,也不会引起宋朝官府的注意。” 杜壆见两人为自己思考的如此周全,当时便感动不已。 “两位的深情厚谊,杜壆没齿难忘。” 乔道清道:“杜将军不必客气,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出发。” 孙安与两人分别,回到殿帅府,命甲仗库的库官送三千套宋军的军服到军营里去。 乔道清带着两人来到军营,将军士点齐,命人带上宋军的战袍。 这便要和乔道清告辞。 乔道清将一封书信交给了杜壆:“这是通关文书,若遇盘查,便将此物交给他看。 离开威胜州以后,可一路北上,先到太原,然后从太原往东,出了河东就是河北真定府。 再从真定府往东南走,经过冀州和景州就能到达德州。 德州现在由齐国控制,左厢兵马副总管呼延灼领兵在彼处驻扎。 到了那里也就安全了。 这条路虽然有些绕远,却可以避开有宋军重兵把守的大名府。 好歹算是安全一些。” 杜壆接过书信,将其揣进怀里。 随后拜别道:“乔道长,孙安兄弟,山高路远,日后再见。” 两人也抱拳道:“杜将军一路珍重。” 杜壆和酆泰刚刚逃离西京来到威胜州,原本觉得此处是一个安身之地,却不想刚到没几天,就又要离开。 好在两人在这里结交了几个不错的朋友。 也不算是白来一趟。 他们率领军队沿着乔道清指的路线一路往北。 急行军一整天,好不容易赶到了太原城下。 杜壆派人将通关文书送进了城关。 负责守卫太原的是太尉张雄,领都统制项忠、徐岳。 张雄看了乔道清亲书的通官文书,立刻便命手下兵马给城外的杜壆等人送去了干粮和水。 众人在太原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就继续出发,往东行去,向着河北行进。 河东地区是被一大片山脉包围在中间的盆地。 杜壆领兵从群山之间一路穿行。 顿觉豁然开朗。 真定府地处河北平原,沃野千里,地势平坦。 但刚到河北地界的时候,地势还是有不小的起伏。 众人一路前行,却见前方连片山脉。 杜壆道:“应是到了宋境。传令全军,换上宋军的战袍号旗。”苔上老菌的水浒真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