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明从萨尔浒开始_第530章 藏富于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0章 藏富于民 (第2/3页)

中的“他们”指的是谁,朝鲜国贫民瘠,北边两道有些富户不假,指望从这些土财主嘴里敲出银子,只怕比登天还难。

    民政官员都不说话。

    刘招孙将目光投向谢阳。

    “谢司长,你有何高见?”

    谢广坤最擅长的后勤调度,物资采买,现在让老谢空手套白狼,不动用武力洗劫,确实有些勉为其难,硬着头皮道:

    “陛下,臣有一个法子,就是歹毒了些·······”

    武定皇帝笑道:“但请说来。”

    谢广坤揉了揉鼻子,飞快向四周望了一眼。

    “首先,给那些愿意迁往关内的富户发放路引,入关之前,要求各家将银两钱财存入大齐铺银。”

    “继续说。”

    “等富户出关后,便以路引不对为由,将其控制在辽东,拖延些时日,直到他们的存银到期·····”

    刘招孙饶有兴致的听着,觉得这套路颇有几分熟悉,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等谢阳说完,武定皇帝笑道:“好啊,这便是藏富于民,对这些土豪劣绅来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个时代,人们的日常琐碎交易一般都是使用铜钱,佐以碎银;大宗交易则用银锭。

    朝鲜两班大臣拖家带口难逃,白银十分沉重,异地搬运困难,不可能随身带着金银。

    齐国的豫州银铺为他们换取银票,便可让这些人一劳永逸,买个放心。

    有明一代,白银作为没有完成标准化的称量货币,有一个天然的缺陷:交易时需要鉴别银子的成色、称量银子的重量。

    更别说一些私铸者在银子中加入锡、铅等普通金属,冒充足银。

    而且,各地、各行业用于衡量银子重量的衡器标准也不统一,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货币改革势在必行。

    当然,既然现在达到了朝鲜,那就只有先用朝鲜富户来试验试验“路引加银票”的神奇威力吧。

    “陛下,我们可以提前放出消息,就说把银子存在豫州银铺,存银利息会高一些,不仅不收他们的钱(明代存银要给银铺缴费,千贯三十文),存的多的,豫州银铺还可倒贴银钱给他们,利息翻倍。”

    武定皇帝微微点头,对谢阳的建议表示赞同。

    “这个豫州银铺,表面是几位晋商打理,实际由我们民政控制,”

    谢广坤摸了摸心口,继续道:“陛下,为避免伤及普通百姓,臣建议,这次存银底线为两千两,也就是说两千两起步,另外·····”

    武定皇帝惊讶望向谢广坤,感慨这位地中海人士不穿越回2022年做信贷实在是可惜了。

    “另外还有什么手段,一起说出来。”

    “先找本地的托儿,让他们踊跃存银,另外,挑些俘虏出来,扮做山贼土匪打劫,打劫个一两家,让大家感觉局势不稳,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富户便不再犹豫·····”

    “好,还有吗?”

    ········

    接着,武定皇帝和谢阳又讨论了其他“藏富于民”的具体细节,听到一众蓑衣卫目瞪口呆,比起谢司长这把杀人不流血的刀子,刘兴祚都有些自愧不如。

    “真是要吃干抹净啊·····”

    这时,门口一名卫兵进来对刘兴祚禀告,特务头子大喜过望。

    “陛下,议和完成了。”

    说着便把一份塘报递给东方祝。

    武定皇帝注意力立即被吸引到那封从江华岛发来的塘报上。

    “好了,其他的一些细节,你们民政官员下去后,自己再慢慢商议,到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