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七章 十八 (第3/4页)
,但看样子死气沉沉的,随时都有可能干涸。 在这里驻留片刻,云景又去看了看村里那条小溪,正如父亲云山所说,快断流了,河道里的岩石在月光下泛白,让人心头发冷发寒。 溪流中偶有积水处也是死气沉沉的,夜间清寒,边缘已经有冰霜凝结…… 沿着溪流,云景往上游看去,沉思片刻,又沿着溪流朝着上游飞去,直到最上游数十里外的山中。 上游已经没水了…… 站在溪流源头处,云景停留了一段时间,心头有了计较,没急着回家,而是去了其他一些地方,在郡内多个地方观察,一番下来,情况不容乐观。 整个郡里,大小溪流河道都缺水,很多地方已经彻底断流了,这样的情况让云景心头无比压抑。 最后他甚至还跑去漓江边看了一眼,内心更加凝重,数十里宽的漓江,原本浩浩荡荡,如今居然有些暮气沉沉,仿佛迟暮的老人,水位下降了两三米,须知这可是宽达数十里的漓江啊,水位下降两三米那是什么概念?航运以及两岸都将受到巨大影响! 小河无水大河干,没有活水源头来,纵使漓江又怎能维持往昔的浩瀚? 要出大事儿! 站在漓江边上,云景驻留半晚,思绪万千烦闷无比,最终还是回家去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日子又过了两天,两天后,云山挑着水桶兴高采烈的回来,说村里的河道再度有水了,和往常差不多,水井里面的水也满溢,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水了。 他高兴之余也纳闷,原本都快干断了的小溪和水井,怎么就突然有水了呢,百思不得其解。 对此,云景开玩笑说指定是日前老天爷给大家开了个玩笑吓唬人们呢。 总归来说,有水了,而且看样子短时间不会出现之前的情况,村民们压抑的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村里再度有水,当然是云景悄悄干的,他打通了地下水脉,地水涌出,自然就解决了村里没水的问题。 他仔细观察过,地下水脉水源充沛,短时间小溪村不会担心没水的问题,甚至明年开春后耕种都不受影响,村民的担忧自然就解决了。 可问题是,如果干旱一直持续下去,地下水又能坚持多久?几个月?半年或是一年?总有枯竭的时候啊…… 只希望地下水枯竭之前老天开眼吧。 小溪村的问题是解决了,可其他地方呢? 云景很忙,每天都抽时间奔走各地,从最近的地方开始,帮那些严重缺水的村镇打通地下水,力所能及,他并不介意帮一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可问题是他一个人又能帮助多少?需要帮助的人和地方太多太多了,他只能是尽力而为。 而且地下水也不是打通就完事了的,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地下水的充沛程度,打通什么样的流量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水源,比如地下水若是到了一定程度会不会造成地陷,所以选择打通的地方就很有讲究了…… 还是那句话,他云景一个人又能做多少呢?能做多少做多少吧…… 作为读书人的担当云景还是有的,哪怕未曾入仕为官,但他终究享受了国家福利,当下局面,云景亦是拿出了读书人的态度。 他认真的写了一封谏言书,以读书人的身份呈上去,建议王朝派出奇人异事帮民众解决缺水问题,他本想在其中建议王朝发动民众修筑河道的,想想没写,因为这样一来涉及到徭役问题,那恐将发生很多人间惨剧,现在人民生活已经日渐艰难了,何必再给他们雪上加霜? 世间奇人异事无数,多的是寻山看脉之人,他们若是出动,打开地脉,亦或者开山引流自然是能做到的,反正尽量的减小灾情,尽量的延长世间盼着老天开眼。 不知是王朝有作为,还是因为云景本身的原因,他谏言书不算石沉大海,官府有所行动,反正不久后云景在夜间出去会偶然遇到先天期甚至真意境在大地上活动…… 许是大灾将至,须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若什么都不做那才可怕。 然而一切仅仅只是开始罢了,后续将会演变成什么样?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忙碌之余,各种消息也汇聚而来,很多地方缺水严重,已经影响道民众吃水困难的程度,甚至开始出现了因为没水而背井离乡的情况! 此外溪边那股造反的家伙三皇子不但没能镇压下去,反倒是损兵折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