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圣旨传到  (第2/2页)
 “诏曰:北平王罗艺镇守边疆,护国安宁,屡败外族,居功至伟……今逢突厥贼人虎视眈眈,竟陈兵于边境。    而卿与丁卿为首,领大军击破突厥兵马,竟获大胜,扬我大隋国威,使外族不敢再犯,并有小将罗成,生擒敌酋,乃将门虎子……    此战,斩获良多,功劳甚大,朕知不可轻赏,然路途遥远,朕欲令小将罗成,押送敌酋、兼俘虏至大兴城中,再做论功行赏。    钦此!”    听完圣旨,罗艺有些意外。    但他没有多想,还是郑重行礼,先把圣旨接下来再说,沉声道:    “臣罗艺(丁彦平)领旨谢恩。”    那内侍将圣旨交给罗艺,脸上带着微笑,虽然他是杨坚亲信宦官,却也没资格在罗艺这等重臣面前装比,恭敬说道:    “北平王,陛下得到战报之后,欣喜万分,直夸您乃大隋栋梁之臣。    此番让小罗将军押解俘虏去大兴,也只是陛下想见一见这位生擒敌酋的勇将,到时候定少不了一番赏赐,甚至是封侯之功。”    罗艺没有多言,笑着答应道:    “那就多谢这位公公了。”    等送走内侍。    罗艺没有第一时间去找罗成,而是和丁彦平商量,他皱着眉说道:    “陛下自是明君,但他让成儿押解俘虏去大兴城,究竟是什么意思?    难道想将成儿留下做质子?”    如今的罗艺,当然没有反叛之心。    但以如今的情况,若杨坚真想把罗成当做质子,却让罗艺有些恼火。他对大隋忠心耿耿,杨坚却这样算计他,如何能好受?    更重要的是。    在罗艺看来,罗成可是他的接班人。    如今展现出来的种种天赋,让他心满意足,也为罗家未来充满期待。    若是真留在大兴城,结果又会如何?    此事真无法预料。    一旁的丁彦平,听着罗艺所言,自然也明白他的担心,便是沉吟道:    “此事……也许是彦超你多虑了,陛下乃贤明之君,岂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话是这样说,但贤明之君不代表一切。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般。    罗艺嘴角微抽,无奈说道:    “若真如你说的就好了,但听陛下旨意,明显是觉得我罗艺镇守边疆,功高震主,才会特意让成儿去大兴,以为掣肘。”    讲到这里,罗艺不由得叹了口气:m.    “若是之前也就算了,成儿并无习武之心,去了大兴也不缺荣华富贵,老夫倒也不必担心什么,但现在终究是不一样了。”    对于罗艺的埋怨,丁彦平忍不住吐槽:    “既然这样,你别让罗成贤侄去好了。”    罗艺不由得翻了个白眼,反驳道:    “老夫倒是想这样,但圣旨已经到了手上,老夫又能怎么样?    难道直接拒绝陛下,到时候就真是欺君之罪了。不管怎样,成儿此行是少不了的,只是老夫有些不放心,所以纠结。”    这些想法,丁彦平怎会不知道。    问题是他也没有对策。    沉吟之后,丁彦平忽然开口道:    “彦超,你镇守北平府不便离去,不如老夫替你走一趟大兴城吧。    别的不说,自然让罗成贤侄安然归来,陛下并非不明事理之人。若是实在不行,便找虎臣相助,难道还回不了北平府?”    事到如今,罗艺亦无他法。    听着丁彦平的建议,终于是点了点头,有丁彦平和杨林相助,罗成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这么长时间,他罗艺又没犯什么错。    要是接连针对,岂不凉了忠臣之心?    而后。    罗艺深吸一口气,郑重看着丁彦平:    “此事,便拜托兴延了!”福泽天下的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