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7章 哄骗马局长 (第1/2页)
根据刘佳昊的汇报,福田把生产设备已经运送到港,刘佳昊已经安排好了运输的各项事宜,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运输到重庆那边,进行安装设备。 这一段时间刘佳昊之所以这么忙,就是按照王自新的要求,在法租界和公共租界等外国商人订购原材料的事宜。 甚至有的部分原材料,都已经运输到了重庆的地界上存放妥当。 当然这时代的人们,对于一些个化学原材料都不怎么熟悉,更加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刘佳昊按照王自新的吩咐,订购的原料都是通过各个国家的间客定的,每个国家订购的原料不超过两种,所以没有引起任何怀疑。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此去南京,还要从中斡旋跟各方大佬沟通,把秘密生产磺胺砒啶的事情敲定。 这样的事不是他王自新自己一言而决的,利益要雨露均沾,这样才能让他的计划得以实施。 此时的财政部长是孔祥稀(前文搞错了不是宋梓文!),也就是话事人的那位姐夫。(从夫人那边算是叫姐夫!) 1933年因为宋梓文反对话事人的独裁政策,两人发生激烈的争执,最后据传话事人打了宋梓文一耳光。 这一度导致两家关系紧张,甚至差点一度决裂,最后经过孔祥稀的中间说和,才算平息此次事情。 但因为宋梓文总是卡着话事人大量养兵的军费,宋梓文反对把这些钱还都是投入到内战当中,小心眼的话事人把宋梓文换成了老好人式的孔祥稀。 但因为宋梓文本人十分擅长财政上的事,是有真本事之人,话事人还得多加仰仗。 所以把宋梓文放在了民国银行董事长的位置上,这个银行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人行总行的意思。(兼任民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所以宋梓文长期在上海滩这边活动,跟他来往的大多都是各国的领事级别的人物。 宋梓文负责跟国外谈判筹集贷款,然后再用贷款购买武器弹药,粮食棉花等战略物资。 这里有人就该问了,外国凭什么给国民政府那么多贷款啊,他们又不傻。 把税收抵押给人家了呗,在人家那借钱,然后再用借来的钱,在人家那里购买成东西。 在当时这些洋鬼子是既当债主,又当商人定价,国民政府收上来的税收,全都进了洋鬼子的腰包。 合着洋人就出点东西,当时整个国家都在给人家打工,但又不得不跟人家借,国党全靠他们支持的武器弹药打内战呢! 这就是那句名言的真实写照: 如果动物光进食,还是瘦骨如柴,那么一定是肚子里面生了寄生虫。如果百姓勤劳却不能致富,那么社会里一定存在吸血鬼! 如果把下雨的权利交给卖伞人,那么雨还会停吗? 就这国民政府借来的钱,还得经过层层的盘剥,所以....... 王自新返回鸡鹅巷53号,军统南京总部,率先来到了马行踺的办公室。 “局长您回来了!快请坐!”马行踺热情的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