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香铜  (第2/2页)
一锭。    而这东西,无论是用什么办法凝聚出来的。    都可以作为给类似河伯玉圭这样的宝物充能的能源。    换而言之,非是河伯行云布雨,庇佑百姓。    而是百姓在供养河伯!    百姓以心血、自身意志和香火、牺牲共同凝聚的‘香铜’。    既可作为催动水脉,行云布雨之用。    也能供养河伯,助其修炼。    甚至温养其神魂,使其不至于灭亡。    所以,河伯本该尽心竭力,为百姓行云布雨,调节水脉,保佑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那些山神、土地也当如此!    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徐吉想起了陶三与他说过。    那河伯不止要每三年吃一对童男童女。    每年寿诞,还要命各村敬献香铜二十锭,香油两百斤,绸缎十匹。    每年岁首,家家户户还需要以家庭为单位,向河伯敬献香铜等物。    那么问题来了。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河伯如此,下面的水族精怪呢?    他们就不要好处了?    肯定是要的,也必然是要的。    地球历史上,早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苛捐杂税才是真正吃人的东西!    才是敲骨吸髓的东西!    把玩着手中之物,徐吉便渐渐的有了定计。    他看向村老陶三,与他道:“村老,待各村村老皆来,汝且去传我的话,叫各村村老留下……”    “待我与孩子们上完课,有事与你们商议!”    “是!”陶三恭恭敬敬的作揖。    ………………………    半个时辰后。    沙水河两岸的村庄的孩子们,就络绎而来。    近的是家长送来的。    而十里之外,则是乘着牛车、驴车的。    百里之外,则是乘船而来。    一块块竹排,只消放到河中。    不须划船,水流就自然带着孩子们来了。    这自然是徐吉的缘故。    早以用那玉圭,使了神通。    只要是带孩子的人,在那船上或者竹排上,对水中说一声陶家村,水流便会自然将他们带到此地。    于是小小的陶家村村口,霎时人声鼎沸。    数百个孩子,叽叽喳喳,几乎每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一锭或者两锭的香铜。    徐吉没有说话,只是收下了这些香铜。    他已有了定计。    但在河岸边的孟白,却是看着这些孩子,他眼睛都呆了。    他看到了,这些凡人的孩子,虽然衣衫破旧,虽然身形瘦弱。    看着也不似有规矩,更不似懂什么礼法的样子。    然而……    孟白只是悄悄的用望气术一望。    数百个孩子的头顶上。    白色的、青色、甚至是红色的气息,一根根扶摇着。    气运……    他们居然都有气运!    最低的白色气运,也意味着他们只要肯努力,也有一定机会在未来,踏入道途。    而红色气运,几乎就意味着他们已经一只脚踏入了道途。    只消修行道法,便会水到渠成,明心见性,照见自身。    “只是一个多月呀……只是一个多月呀……”    “而且,天尊三日才授法一次……”    “却造化了这许多的未来道子!”    “若是一年……”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十年……”    “怕是这些凡人孩子,皆有成道之望!”    脑子混混沌沌的。    便只听到一声牛叫。    哞!    整个陶家村村口,那些叽叽喳喳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要离刺荆轲的成为圣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