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篮球视界与众不同_第119章 那是一道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那是一道光 (第8/8页)

不再轻松,降速,加快运球以及掩护的频率。

    林少杰微微张开的双臂就在他前方,但是那超长的臂展让人无法忽视。

    现场的澳大利亚电台记者们,这时候才疑惑道。

    华国从哪儿找来这么一个年轻人,肉眼可见的天赋。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那小子还报名了今年美职篮的选秀,但是为什么没有在预测名录中看到那个球员,是太靠后的缘故么?

    难道现在美职篮的眼光这么高?连这个肉眼可见的天赋球员都看不到?

    不是说今年是选秀小年,没有好的控卫吗?

    一连串的疑问在澳大利亚的记者脑海中闪过。

    主要是登场后的林少杰表现出的压迫性太强了,从身体要精神,像是一个自带气场的球员。

    这种几乎都是美职篮顶级巨星,或者欧洲篮球传奇巨星才有的特质。

    现在出现在一个年少的华国球员身上,世所罕见!

    而场边隐藏在观众席内的那些个球探们,也是双眼放光。

    “天赋兑现,身体条件成熟,心态沉稳,球商极高,具有一名球场指挥官的所有潜质。13号从登场那一刻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绝不是教练吩咐,完全是球员自发的行为。

    对于目前的我们(步行者)而言,我们不缺硬实力,但是这种精神与气质,是我们急缺的,也是保罗这样天赋出众的球员缺少的,13号很可能补足这一点,建议在商业意图之外,更多的考虑该球员的即战力价值。”

    球场上的克劳福德也感到了麻烦,13号的防守滴水不漏,而振作起精神的华国队明显就要摆出防下这一球的态度,他的队友全被阻拦着,他很难传球。

    半侧着身子的克劳福德不得不再一次的挪动寻找传球的机会。

    这一次的他小心小心再小心,丝毫不敢大意。

    他距离传球或者投篮只有一步之遥的距离,但在林少杰的防守下,却又像是一种触不可及的永远。

    在这种巨大的防守压力面前,克劳福德坚持了一秒,两秒......三秒之后,他的运球出现了失误。

    林少杰就像那个守候猎物许久的毒蝎,摆动尾针,瞬间“刺穿”敌人的“心脏。”

    克劳福德认命一般的朝后倒了下去,哪怕骗个犯规也好,但是裁判的哨音并没有响起。

    这是一个干净利落的抢断,根本没有身体的接触。

    眼看着林少杰就要跑走,没有听到哨音的克劳福德连忙爬起来回追。

    而大步跨过克劳福德的林少杰,持球迅速的推进。

    这时候的他,面前是一马平川,完全可以任他自由发挥。

    战斧还是360度,甚至罚球线,都不在话下。

    “大郅哥!”

    听到声音的大郅仿佛化身追风少年,跟随在他的身后。

    直播间里,看着那奋力向前的身影,徐吉成像是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初识大郅的时刻。

    那时的他们都还年轻,对未来充满了幻想。

    现在的他们,一个是解说席上的老将,一个是球场上近乎退役的球员。

    退守中的澳大利亚球员想要对林少杰围追堵截,那个年轻人在大喊一声后,明显在不停的减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可以轻松上篮得分的时候,他却像是在等待什么。

    这无疑给了他们最好的机会,一个补漏的机会。

    但篮球就像是听话的精灵,在林少杰的掌控下如臂指使。

    克劳福德拼尽全力的追防被林少杰一个侧身让开,前者踉踉跄跄;

    沃辛顿的抢断被林少杰如陀螺般的旋转戏耍,像是要摔倒一样;

    巴洛扑过来,林少杰却又是一个后撤步,轻松躲开;

    此时的林少杰,不像是篮球场上的控卫,反而像是橄榄球上的顶级四分位。

    面对对手的围追堵截,总能用最恰当的方式躲开敌人。

    可是他这样做完全是出力不讨好,有必要么?

    他的远投不是神准么?

    突破不是犀利么?

    他难道不清楚,华国的比分落后么?

    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展现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天赋?

    电视机前的观众疑惑了,徐吉成好像隐约有所预感。

    最后面对吉布森和德拉维多的双人夹击,后撤步之后的林少杰原地起跳,三个人像是三明治一般,在空中挤到一起。

    被挤在双人之间的林少杰已经彻底不能动了,落地的那一刻若是球还在手,那就是犯规。

    可是高高跃起的林少杰,面露笑容,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

    大郅步履有些踉跄,但他已经奔跑到篮筐下,身前身后空无一人,澳大利亚的所有防守者全部被林少杰吸引,而他要做的,只是静待那个即将在半空中传来的球。

    徐吉成看着镜头下高高跃起在空中,因为被两人夹击身形有些歪斜,但是上半身依旧保持稳定的林少杰。

    球场灯光下的那个年轻人,在这一刻好似发着光。无知的米酒的我的篮球视界与众不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