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94章 程璐掏出了瑞兹 (第1/5页)
“菡菡,快出来吃早餐。” 四强赛当天。 秦明在家里度过了一个足够轻松的上午,这才换上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 他习惯在比赛前几天研究对手、演练战术,却不会在当天给予队员太多压力。对他来说,如果训练不能决定状态,压力就更不可能。 而在另一边。 Nofe带着队员坐上大巴,不时松动领结,让自己在心理上觉得呼吸顺畅。 小小领结当然不能阻碍他呼吸,但即将到来的阵容BP会。 只要一想到那个男人,他就很难平静。 瞧瞧外界舆论吧。 他甚至能在LCK论坛,找到抨击自己的言论,骂他的点,无非就是不够创新、僵化、BP吃亏。EDG粉丝应该懂。 是。 常规赛他们打得不好,队员注意力不够集中,打不出粉丝想要的连胜。 比起IG,EDG春季赛的三局率非常高,这里面既有锻炼Haro、Ray的意思,也有练习阵容的味道,只是作为一个教练,你不能指望粉丝会理解你的苦心(如果有苦心这回事的话),他们只会觉得发挥水平比去年还要弱,不知道为什么会退步。 这是最让粉丝不满的地方。 如果这是一个策略抽卡游戏,EDG新赛季应该比去年高才对。 理由很简单,Ray英雄池比阿光宽,BP没以前难做(除了团战配合默契不太够),Iboy磨砺了大半年,正是一个AD该出成绩的时期,中辅又大了一岁,大赛经验更足…… 想找理由,粉丝能找到很多证明EDG应该更强的证据。只是他们忽略了别的队伍进步更快,赛区整体竞技水平在上升,再不是那个纪律性不差,随便运营就能打赢的年代。 你会发现,赛区竞技水平上升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运营队输比赛的概率加大。 以前的EDG在国内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链? 就是那种当天状态不是很好、没睡醒,对线被人锤了,依旧能在转线期快速做出调整,追回经济,该放的资源绝不犹豫。 举个例子。 优势方打小龙在那小心排眼,害怕EDG反扑,结果厂长早已带着队员在上半部攻城略地,提前铺垫视野。 如果再有处理中线很拖沓的情况,EDG能追回的东西会更多,追麻了。 就一句话。 以前的EDG远比大多数同行,明白怎么去做阵容该做的事。 再举例RNG。 RNG是,我前期要压制你,给你野区压力,给你下路压力。我要拿多少资源,去做多少事情。资源我拿到,我再进行下一步的进攻。如果拿不到,OK,那我投机一下,跟你打架。 所以,RNG在主动找机会方面,比EDG好,这是16年之后,很快形成的风格。 这套在有乌兹的时候,的确是个很强的战术。RNG很喜欢先帮一个点建立优势,进入发育快车道。 看起来好像很公式化,但其实只是围绕重心做事,并不套路。 换句话说,在赛事阅读上,RNG不如EDG“乖巧”。 反应到对抗上,就是过去很多时间,猪狗大战都是猪占便宜,可一旦赛区水平上来,运营获取收益的难度增加,EDG这套就不是很有竞争力了,因为他们太想顺着阵容去打。 EDG粉丝迷茫的正是这一点。 牌面实力没有下降,但就是打起来不太得劲,磕磕绊绊很,很影响支持时的心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Ray或许才是最难受的那个。 其他队友都有荣耀可以回忆,他呢,他从加入EDG,队伍成绩就在下滑,竞争力没那么强,搞得部分粉丝开始回忆阿光,用阿光来贬低他。 讲个笑话。 以前针对EDG,很少需要管上路,因为阿光大概率混线等团。 Ray呢,Ray能拿出鳄鱼、纳尔、青钢影、船长,如果可以,杰斯也不是不能掏,就英雄池这方面,2人其实没有太多可比较的内容。因为Ray在战士方面肯定比阿光上限高,只是阿光处在EDG还有统治力的时期,那时候上单背负的骂名是c不了,上路经常发育落后。 而骂Ray呢,则纠结于打团像个弱智。 缺少先手,不去卖,或者卖的太过,一个人脱节像个憨逼。 …… 观众提前一小时进场。 后台。wap. 透过甬道听到的嘈杂声,能在脑海里构建现场的那股热闹劲。 这是阿水第一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