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91【赵老爷救命】  (第1/2页)
    “当当当当!!!”    “嘿咗!嘿咗!嘿咗!”    牛岭之下,锤击和号子声此起彼伏。    一共十余人,正在凿磨石料,并抬到河边堆放。等对岸的乱石滩平整出来,采获的石料就会装船运过去。    这些石匠,都是半业余的。    一个小镇,哪有恁多专业活可干?    他们平时都以种田为生,做石匠纯属兼职赚外快。    即便是业余石匠,也相对孔武有力,不似普通佃户那么好欺负。    因此,黄老爷特别开恩,只要他们进山采石,每人每天给十文工钱,而且提供一顿干饭、一顿稀饭。    “开饭了,开饭了!”工头叫喊道。    开饭时间,每天上午十点左右,每天下午四点左右。一天只吃两顿饭,这在偏远乡村是惯例,可不比铅山那边吃三顿。    十多个石匠坐在一起,端起饭碗顿时就炸了。    一个叫黄顺的石匠吼道:“不是说五天见一次肉吗?怎全是咸菜!”    工头冷笑:“有干饭吃就不错了,贱皮子还想吃肉?”    上次在客栈闹了一回,黄遵德也有些害怕。不是怕佃户们造反,而是怕佃户们又闹事,耽误赵相公的工期不说,还在赵相公那里落了面子。    于是,平整石滩的佃户,每家只出一人做工,其余家人可以去忙碌春耕。    而进山采石、伐木的工人,不但拥有普通佃户的待遇,并且每隔五天就能吃一次肉。    命令下达的第一天,大家果然见着肉了,虽然分量非常稀少。    此时正好是第六天,本来该吃肉的,却连一点油腥也没,竟然让他们吃咸菜!    黄老爷说吃肉就吃肉?    负责后勤伙食的家奴,负责监督的工头,他们不趁机捞钱的吗?    层层克扣,只剩咸菜。    石匠们一边吃着糙米饭,一边啃着咸菜,脸上全是愤怒。    进山采石是重活,一顿干的,一顿稀的,还只能啃咸菜,哪能吃得饱啊?等于每天饿着肚子干活。    而且,他们都是家里的壮劳力,缺了他们肯定耽误春耕。    “幺叔,你听说了吗?外地来的赵老爷,每天可不止给十文工钱。”一个石匠低声说。    幺叔叫黄幺,辈分挺大,其实也就二十多岁。    黄幺是见过世面的,每年被派去县城押粮,就是把村里的田赋押送去县衙。有一年,他还被知县留下,帮着修了半年的城墙。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就这半年,工钱没赚到几个,家中的亲爹却饿死了,亲娘为了节省粮食选择上吊。    黄幺问道:“赵老爷给的多少工钱?”    那个石匠说:“赵老爷给了一千两银子,八百两买乱石滩,黄老爷负责把河滩平整出来。另外二百里,都是给采石匠和伐木工的工钱,赵老爷买石料、木料的钱另算。”    石匠们顿时惊到了,赵老爷可真有钱啊!    一个石匠说:“咱们采石的,还有那些砍树的,只工钱就给了二百两?”    “可不是?”之前那石匠说,“赵老爷当初定的工钱,采石匠一天80文,伐木工一天60文,乱石滩那边一天50文。现在可好,咱们采石的一天就10文,砍树的一天5文,乱石滩那边连工钱都没有!”    另一个石匠则说:“我也听人讲了,赵老爷没有催工期,劝黄老爷春耕完了再开工。”    “那黄老爷急什么?”    “急着拿银子啊。这货仓还没开建呢,赵老爷就拿了一千两出来。剩下的钱,不得有好几千两?”    “狗入的黄扒皮!”    “这赵老爷真是好人,听说被打伤的佃户,他连夜去送钱赔礼。他一个外地来的,哪敢欺负咱们本地人?都是黄老爷在使坏!”    “唉,莫说了,这都是命。咱们天生的贱命!”    “……”    饭还没吃完,工头又开始催了,众人只能囫囵往嘴里刨。    下午时分,突然一块石头滚落,有个石匠避之不及,小腿胫骨给压断了。    对于采石场而言,这是很常见的工伤。    工头不慌不忙,只让黄幺把伤者背到河边,等船开过来再送伤者回家。    其余石匠,继续做工。    等船的时候,黄幺问道:“李四受伤了,汤药费怎算?”    工头反问:“他自己受的伤,自己出汤药费,关黄老爷什么事?”    黄幺不再说话,只紧握着拳头。    ……    客栈。    黄遵德连称呼都变了,愤怒质问道:“赵老弟,你为何半夜去赔礼,还胡说定好了工钱?”    赵瀚一脸迷糊:“什么工钱?本公子没提工钱啊。”    “那你有没有半夜给佃户赔礼?”黄遵德问道。    “有啊,”赵瀚解释说,“我一个外地人,以后还要在黄家镇做生意,可不能把那些佃户都得罪了。家父常说,做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