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走进百姓家  (第2/2页)
食肉糜了吧?”    刚刚来到这个大明洪武年间,百姓给他上的第一课。    他以为的美味野菜,在百姓眼里可能就是难以下咽,但能糊口的野草。    “好一句‘何不食肉糜’,小八你这认识很准确啊。”    这时杨贵等人才走了过来,但他们并不给朱梓解围,而是看向堂屋中开门出来的一个老妪。    “老嫂子,我们只是行了远路,有些口渴,想来讨口水喝。”    “大兄弟,别客气,是我这大孙子犯浑了,对不起,对不起了。    狗蛋,还不放开。”    老妪说着,边呵斥大孙,边颤颤巍巍走来,两个较小的孩子小心搀扶着。    “大侄子,这是你的钱,老妇人向你告罪了,是小孩不懂事,请你不要怪他们。”    说着,老妇人将手中的碎银向前递出,但并不是朱梓的面前,而是右边。    这时朱梓才发现老妪眼睛不好,他摆摆手,温声说道:“老人家就把钱收起来吧,我说了要买荠菜,就要言出必行,老人家将这些荠菜卖我可好?”    “不用钱,不用钱,我们不能收。”    说话间老妪将手中的碎银又往朱梓递来。    杨贵这时站过来说道:    “老嫂子,要不这样,我们又渴又累了,你给我们准备点饭食可好?”    “也好~狗蛋,快去把家里的稻米拿出来煮了。”    老妪听到杨贵的提议,满口答应。    要知道大米现在一石也在三钱不到的银子,这一粒碎银买三石大米都没问题了,她明白是遇到贵人了。    很快抱着朱梓的大孩子跑去右边茅草屋淘米煮饭,而堂屋后面有两男两女跑了下来。    这是两对夫妇,一家七口,但房子只有三间。    看看那低矮的房间,朱梓明白了民间困苦的一角。    “兄弟,是我管教不严,让这些小子乱来了,你来给他们几棒子。”    知道事情的始末,两对夫妇中的老大,将四个孩子一字排开,亮出屁股蛋子,拿着一根手指粗的树枝要朱梓教训这些孩子。    “大叔,这就不用了,我没事。”    朱梓自然是拒绝的,只是四个小孩,还是每人被中年壮汉抽了十下,才罢休。    经过这么一茬,很快饭菜就端到堂屋前,放在院子中一张缺了角的方桌上。    一大桶米饭,水煮荠菜,水煮白菜,还有一只水煮公鸡,看不见半点油花,    但是四个小孩已经口水横流了。    一顿饭,朱梓吃得相当痛苦,    米饭有沙子,三嘴必有一粒沙,荠菜不是美味,苦涩寡淡难以下咽,鸡肉有股奇怪的酸涩,同样难以下咽,只有水煮白菜勉强可以吃。    他本来是不想吃的,但是杨贵不断催促下,还是勉强吃了一碗饭。    等他吃完,其他人早就吃好,所有饭菜全部吃光光。    “兄弟,你们这衣服不错啊?”    “嘿嘿~还行吧,我家有六套衣服,在我们村,除了里正就是我家衣服最多了。”    “真好,去年兄弟家有多少余粮啊,老朽想买点。”    “没有~没有,我们就剩去年交完赋税,我们就剩80多斤粮了,到这两天都要断粮了。”    “唉~你们这就要断粮了啊,我也快断粮了,就是去年赚了三四两银子,不知道能买多少粮。”    “大哥厉害啊,我们两兄弟去年才剩了二两银,还要留下给老娘治眼睛呢。”    随着杨贵和这家两兄弟的交谈,朱梓对大明此时的百姓的生活有了简单直观的理解。    就两字:穷困!海听疯的大明第一逍遥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