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湿身  (第1/2页)
    “裕总管!”    车夫匆匆忙忙跑进晏府时,裕黎还在算这两日府上的收支,大老远就听到人的声音了。    “何事慌张?”    车夫大汗淋漓,喘了口气,“晏大人与别人打起来了!”    裕黎眼皮一跳,“打起来了?和谁?”    车夫自然不认识那人,只将那人的样貌形容一番,说是身形修长,气宇轩昂,举手抬足之间好像左肩不太方便。    裕黎心里顿时咯噔一声,那不是小皇子殿下吗?    “他们现在在何处?”    “就在府外。方才在路上,晏大人与那位公子一起在马车上,一声不吭的,结果下了车,还未说两句,晏大人就生气了。”    裕黎闻言赶紧往门外赶,“你来时,二人打到什么地步了?”    “晏大人掐着人家的脖子压墙上了!”    “压、压墙上了?!”裕黎声音顿时抖起来。    他家主子的脾性他还是知道的,陪伴在侧这么多年,也偶尔见过他审犯人。除非气极,一般不轻易动手。一旦动手,就喜欢拧人家脖子,下手绝对不轻。    若是掐别人脖子倒也罢了,怎样过分都有皇帝护着,但那是小皇子啊!那可是皇帝的亲儿子!大端朝的皇嫡子,太后娘娘的宝贝疙瘩啊!    念此,裕黎脚下加快了些,急匆匆地赶往晏府大门。    待二人赶到,就见晏淳与李寄渊面对面立在朱门外,前者脸色不大好,后者则以一种不可名状的眸色望着对方。    “你若真觉糊涂,”晏淳面色不善的笑了笑,“不如便手抄崇孝律十二章,明晨送到大理寺,也好让我明白你入大理寺的诚意。”    李寄渊沉默了片刻,应道:“好。”    “若你没抄完,往后就再别再踏进大理寺半步。”    晏淳说完,便转过身进府,正巧碰上迎面而来的裕黎。    “把门关上。”晏主子如是吩咐道。    裕黎看了眼还立在外头出神的小殿下,不敢不听晏淳的命令,手抖着把门合上了。    这传出去,将皇子拒之门外,会不会被治不敬之罪?裕黎心中滴血。    崇孝律,是崇孝帝登基后,晏淳携朝廷律臣共二十人,花费了近一年时间才编纂成的,共十二章,律释合编,光律条就近五百条,内容精细繁复。莫说是一日,就是给整三日,也不一定能抄写完毕。    于常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在一日之内抄写完毕。晏淳提的这个要求,李寄渊抄或不抄,本无区别。    晏淳心中稍有舒坦,届时再与皇帝禀明李寄渊天资聪慧不必教导,从此就不必再与他有瓜葛了。    方才在车上,他猜不透李寄渊到底要干什么,加之大庭广众实在不好发作。临了下车,李寄渊却再提起,想要他的原谅。就这么一遭事,被反反复复地提,他实在是憋不住怒火,动起了手。    晏淳头痛欲裂。    *    次日,日头很大,晨起就让人热得受不了。    晏淳不喜烈日,今日原本不想去大理寺,转念一想,武佟的案子还没解决,终是在下午出了门。    下了马车,晏淳一路打着伞到了值房。    柳知桀的值房在他的旁边,路过时,晏淳下意识往里一瞥,发现值房内不止柳知桀一人,还有李寄渊,正手中拿着卷册,似乎在与柳知桀探讨什么问题。    他看上去有些疲惫,脸上没什么血色,察觉到晏淳的目光,与柳知桀双双抬起头。    柳知桀朝晏淳一笑,“正卿大人来啦。”    晏淳冷淡地“嗯”了一声,回值房了。    李寄渊见他手中持伞,不知怎的想起那晚他身上只着了一件纱衣的情形,不由问道:“正卿大人惧热?”    “是呀,殿下怎么问起这个了?”柳知桀点头道,“正卿惧热、惧阳,出了名的。从前正卿晴日打伞,让嘴碎的官人讽刺像个娘们,传到陛下耳中了,被罢了官职。这不,天气越来越热,正卿就等日头淡了再来大理寺,忙时要到半夜才回府呢。”    这头晏淳到座坐下,桌上果真摆着一本新的崇孝律。晏淳对律法熟记于心,粗略翻了翻,一字不落不说,字迹端肃,间隙得当,竟果真是从头到尾完整的抄下来了。    李寄渊的字,晏淳是见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