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少爷长大了些,也懂得怎么去疼人了(结局) (第2/3页)
帝一手扶着插锁的门,低声哄着,但里面的人铁了心,就是不放精力旺盛的疯狗们进来。 见软的没有用,顾景策眉梢微微一挑,人模狗样的叹气:“……我们两个昨夜委实不该那么用力,弄得主人的腿都合不拢,那处也肿的厉害,也不该在主人哭喘着说不……” 他越说越暧昧,越说越放肆,里面的人忍无可忍,怒气冲冲地打开了门。 暖黄烛火倾斜,勾画出门口人的轮廓。小少爷穿着单薄寝衣,摘掉金冠后墨发散落,柔柔顺顺披在身后,唇红齿白的好颜色。此刻双手把着门两边,漂亮的眸怒火燃烧,狠狠瞪着门外的双生子。 叫顾家双子心中一热。 顾景策的调戏蓦然停住,他笑着走到唐棠跟前弯下腰,将赤足的小少爷一把抱起,低头在他柔顺的发丝上亲了亲,才大步走进永乐宫,而小少爷挂在他身上,气急败坏说他不知羞。 烛火温暖,笑声和羞臊抱怨钩织成平淡又温馨的场景,顾淮瑜眸中染笑,抬腿跟上了他们。 ……屋内,小少爷进了被窝,迅速将自己缩起来,留给二人生气的背影。 顾淮瑜瞧着他的神色温柔,低笑了一声,想要过去将他搂起来哄。小少爷察觉他的心思,一声不吭往里挪了挪,连头发丝都透着气愤。 顾家双子眸中笑意更深,好声好气哄着小少爷,见他还是不搭理人,只好说了他感兴趣的事。 比如他那个哥哥。 他们造反那日,唐宁知泄露唐棠要逃跑,大义凛然地说唐棠该为自己的错事负责,生生将亲父气吐血,在外界名声一落千丈。 新帝登基,广开科举,天下秀才皆往皇城中来,熙熙攘攘的讨论学文,各大诗会雪花儿一样。 一次,唐宁知去参加诗会,想借着这场诗会造势挽回他外界的名声,当场做了几首好诗,引得众人啧啧称奇时,有位鲁城的学子跳出来,指出这诗是他盗的…… 小少爷听得入了迷,悄悄支棱着耳朵,幸灾乐祸地哼哼两声。 瞧着他这娇憨的模样,顾淮瑜和顾景策忍不住笑了笑,继续说唐宁知自然不认,但由不得他不认,那学子当即掏出本书,书上面记录了无数诗词,“水调歌头”“卜算子·咏梅”,都在其中。 但署名却另有其人。 他们当场对质,唐宁知吓得浑身冷汗,不知为何做不出诗,磕磕巴巴说出一个,那本书上便能找出一个,狼狈的被主人家“请”了出去,流言传的飞快,唐家的神童也成了笑话。 小少爷全身缩在被子里,只露出个头听闲话,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叫顾家双子心中柔软。 没告诉他们的小少爷,当初唐姨娘下毒,他们不信没有此人插手,本想得空了就送他去见阎王,但如今出了这种可喜可贺的事,便想着让他多活上几日,多享受几日这天下众书生的唾弃。 再来去要他的命。 小少爷听着听着,眼皮逐渐沉重,没多久便彻底合上,呼吸均匀地熟睡了过去。 顾淮瑜和顾景策收了声,前者起身,去前厅熄灭烛火,后者脱衣上床,将他搂紧自己怀中,小少爷闭着眼“唔”一声,坏脾气的呓语了句,随后被男人抚后背的动作给安抚下来了。 他把头埋进顾景策的胸膛,眉头隐隐舒展,一手摸着人家饱满的胸,呼吸浅浅地睡过去。 顾淮瑜熄了外间烛火,脚步极轻地走到里间,他脱掉衣衫后上床,放下床两边的床幔。 夜里忽然下小雪,寒风裹着纷飞的雪花呼啸。 永乐宫内一片暖意,隐隐浮动着富贵花香,雕花大床的床幔放下,遮挡住里面三人的身影。 — 这场荒唐的大婚让礼部众人忙的团团转,三人服饰修改许多次,好不容易才敲定,却因边疆来的一份书信,延迟了原本的计划。 这日,两封边疆来的书信,被快马加鞭送到顾淮瑜、顾景策的手中,来信的人是袁奇将军。 给皇帝写的信,恭敬的表达出边疆这面瞒不住了,那将领已经被斩杀,请皇上派大将军镇压。 给将军写的信,骂骂咧咧的说老子拦不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